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用车站 > 特种作业 > 正文
中经搜索

行业首发防疫类专用车底盘 东风天锦化身“防疫重器”

2020年02月21日 10:21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随着疫情在武汉大面积爆发,公共卫生环境安全成为防控重点,尤其在人员聚集密度大的医院及周边区域,人工作业危险性高,如何有效、安全地实施消毒成为难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东风商用车底盘改装长期合作客户盈峰中联环境迅速响应,向武汉捐赠了15台东风系底盘抑尘车作为防疫消毒车,其中10台为东风天锦底盘。

  从决定捐赠,到紧急调配物资、完成改装,再到正式开始消毒作业,前后只用了5天的时间,东风商用车协同盈峰中联环境一起,完成了这场与时间的赛跑。

  东风商用车专用车底盘部专用底盘行销规划科科长赵远介绍道,“在行业中,我们是第一批在没有复工的情况下,发出防疫类专用车底盘的企业,也是协助盈峰中联环境将全国第一批底盘改装的专用车投入疫情防控的企业。”他坚定地说,“虽然疫情导致发车存在诸多挑战,但只要能克服的困难都不是困难,这就是我们东风人的信念。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东风天锦底盘改装的消毒车一定使命必达。”

  “做可靠的东风人,造可靠的东风车,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运营和服务”绝非一句口号。赵远介绍,“在得知盈峰中联环境要捐赠的消息后,我们在1月26日就立即组织服务团队加班加点,连夜对这批车辆进行发车前的检验、整备。27日下午,当车辆运送到武汉高速路口时,我们已经联系好武汉服务站进行接应,并再次进行了检验、整备,以保障这批车辆能够顺利地进入工作状态。我们要求武汉各服务站时刻待命,保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提供全程免费服务。”

  自1月29日正式上岗武汉城市消毒岗位以来,这些采用东风天锦底盘改装成的多功能消毒车已成为移动战“疫”的主要战斗力,连续为武汉的医院、住所、小区、马路等公众场所进行“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的清洗消毒。

  随着消毒车在武汉的高效应用,消毒车作业也在全国各地迅速得到推广,纷纷将抑尘车改装为城市消毒车。客户订单的暴增也让赵远所在的团队变得异常忙碌。

  整个春节假期,东风商用车底盘改装团队一直在岗,忙于梳理库存资源,协同物流部制定针对疫情时期特殊物流条件下的资源保障方案。尽管公司自身位于疫情重灾区,面临着员工出入受限、道路管制等困难,各部门还是积极协调联动,在保证员工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根据每日疫情及交通管制实时动态不断更新运输计划,组织员工迅速做好车辆背装、临牌、保险等手续办理,积极向政府申请办理车辆通行证,保障车辆顺利交付。

  截止目前,第一批5辆东风天锦底盘已于2月10日运达长沙,第二批25辆也将在2月20日运达长沙。

  在贵州省毕节市,江苏省海门市,湖北省十堰市、襄阳市、宜昌市、随州市,浙江省宁波市,广东省珠海市,福建省厦门市,四川省达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宿州市,河南省郑州市、南阳市、洛阳市等地,也陆续看到采用东风天锦底盘改装的消毒车穿梭于市区的大街小巷、勤勤恳恳作业的“忙碌身影”。

  除了环境消毒车辆,东风天锦底盘改装的医废车也发挥着巨大的防疫作用。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目前,湖北省医疗废物投运处置能力为317.5吨/天,比疫情发生前增加137.5吨/天。医疗废弃物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将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医废车的大量投入保障了这项工作得以正常运行。

  如果把车比喻成一个人,那么底盘就是人体的骨骼。只有拥有一个可靠的底盘,才有可能成为一辆好车,才能成为战“疫”时的消毒“利器”。多年来,以东风商用车底盘改装的各类环卫用车始终在为国家守护碧水蓝天而服务,成为公共卫生环境的忠实守护者。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时刻,东风商用车身处打赢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全体东风商用车人将继续发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精神,厉兵秣马,积极开展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协同合作伙伴为全面复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条件成熟,公司将集中所有资源,开足马力保生产,不辜负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


(责任编辑:马瀚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行业精英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表示,解放在2015年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未来...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表示,六十年来,重汽高度重视国际化战略,...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近日,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率领管理团...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