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电动货车因追尾起火 导致驾驶员当场死亡
5月26日,深圳交警在官微上发布了一则因两台车辆追尾导致电动货车着火、驾驶人当场死亡的事故情况通报。
深圳交警官方微博截图
从网上曝光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在追尾事故发生后,电动货车的底盘位置发生了起火,此时车内驾驶位的窗户上,还有人在挥手,但极有可能是因为卡在座位上所以无法下车。由于火势发展迅猛,工作人员无法上前施救,虽然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救火,但火势并未减弱。当8时53分深圳交警在微博上发出的事故情况通报中显示,该驾驶员已经在这次事故中身亡。
网络公开视频截图
虽然目前事故和起火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但此次事故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一点是:从事故现场来看,电动货车的车头与前面类似校车的大巴车发生了追尾,但却引起电动货车中部的底盘下方起火,这个位置通常设计有电动车电池,这也意味着极有可能是动力电池热失控后发生大火。
近期发生多起电动车起火事件使得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到了电动车的安全“底线”上。为此,5月12日,由工信部制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且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三项强标,是我国首次出台电动汽车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其中有项标准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这也意味着,5分钟是安全的底线。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生的意外造成了人员伤亡的后果,这是我国近几年电动车起火事故中少有的;另一方面,这次事故电动货车起火时间仍然没能超过5分钟。
安全问题一直悬在电动汽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加强电动汽车的安全“底线”建设迫在眉睫。从政策导向也不难看出电动汽车安全比重持续提升,在三项强标出台前,我国电动汽车一直处于缺乏强制性国家安全标准的状态,随着三项强标的出台,电动汽车安全将从国家推荐性标准,上升至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电动车生产厂商和电池生产厂商要在完善电动车安全性方面多花心思,加大力度建设电动汽车的安全“底线”,从而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牛小欧)
(责任编辑:王跃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