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站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四川高速公路服务区迈向4.0时代

2020年04月02日 08:10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当你驾车停靠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为了加油?还是休息?或是为了买点土特产……进入2020年,四川省结合原始地形地貌造就的高速服务区将令人耳目一新!在这里不仅能看山看水看风景,还能忆历史品文化,在服务区4.0时代开辟一片新天地。
  什么是服务区4.0?
  高速公路服务区走过四个阶段。
  随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速路服务区走过了4个发展阶段,现在正在进入4.0时代。
  >>第一个阶段
  服务区功能单一,以上世纪90年代初的高速路服务区为代表,供驾乘人员刹一脚,方便一下。
  >>第二个阶段
  2000年前后,商业模式开始融入服务区,是2.0时代。比如餐饮的入驻,让人们在停车之余,可以用一顿热食便餐。
  >>第三个阶段
  随后10年,不少服务区陆续进行功能提升,如打造花园式室外空间、停车场大小车分流、人性化生活区等,同时推动建设“司机之家”,提供简餐服务、自助睡眠舱、多种业务窗口,甚至VR体验娱乐等,服务区进入了更人性化更舒适的3.0时代。
  >>第四个阶段
  2017年以后,随着“交通+”理念的提出,以及厕所革命的推进,更智慧、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区崭露头角,在网络时代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地”。
  未来四川服务区4.0什么样?
  观景、喝茶……
  来到服务区,就进了景区。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服务区
  距离天府国际机场15公里
  可提前值机、观山、喝茶
天府国际机场高速服务区效果图
  全长89公里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首条新建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其唯一的一对服务区也将成为智慧生态的典范。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分院副总工程师陈力介绍说,该高速服务天府国际机场,面向的是全世界的游客,不仅需要国际化,也需要突出地方特色。
  服务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成都平原特有的阡陌交通、色彩斑斓的田野、乡村及林盘,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颜色,大地如多彩的地毯铺装而成。
  而服务区最大的特色来自龙泉山脉。从成都往机场方向一侧,风格时尚现代的商业综合体依山而建,以半弧形的包容形态,拥抱地形中已有的自然丘陵,并将大地锦缎、风吹田野所形成层叠之感,融入建筑造型。
  未来,在商业综合体中,人们可享受智慧化人性化服务,比如可以提前办理值机手续、查看航班信息,抵达机场后便可直接登机;通过连廊或楼梯,又可近观龙泉山风光,喝茶晒太阳,在赶飞机或接机前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
  乐西高速大风顶服务区
  森林公园彝文化引人小憩
  比传统服务区大3-4倍
  自然风光、绿色生态,乐(山)西(昌)高速大风顶服务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乐西高速是一条山区扶贫高速。由于山地环境特殊、森林覆盖密度大,该服务区借鉴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高速公路,设计为单边服务区,对向车辆也由一座立交桥引流而至。
  这座设在马边县和美姑县之间的服务区,离最近的村庄也有11公里。当服务区建设好后,高速路引来车流人流,一座上万亩的原始森林公园也将随之拔地而起。来到服务区,就进了景区,在这里游玩一整天也绰绰有余。
大风顶服务区效果图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分院副院长赖波介绍,该服务区占地400亩左右,以湖泊为中心,规模比传统服务区大3~4倍。除了自然风光,当地的人文特色——彝文化也将深深镌刻在服务区的设计建设之中。
  赖波在与彝族名人的交流座谈中了解到悠久的彝族文化,得知彝文字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建一座彝文字广场的想法由此诞生。彝族歌舞展示舞台、彝族美食街、彝族民宿、文化博物馆……一场服务区的小憩可能变成彝文化参观之旅。
  而同在乐西高速的昭觉服务区,则将利用其独有的梯田地形留住游客。车停梯田之上,下车便可游览。

(责任编辑:王跃跃)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行业精英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表示,解放在2015年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未来...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表示,六十年来,重汽高度重视国际化战略,...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近日,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率领管理团...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