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车联网运营平台 北京发布5G产业规划
日前,在2019世界5G大会闭幕式上,《北京市5G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正式发布。截至今年10月,三大运营商已经在北京建设了1.1万个5G基站,预计年底前能完成1.4万个,力争五环内连续覆盖。白皮书提到,北京市将打造5G车联网重点示范应用工程,同时还将建设车联网运营平台。
目前,北京市5G应用场景建设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仍处于深化论证及测试示范阶段。随着5G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速,需要细化5G技术在各主要应用场景的实施方案,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的应用。
据白皮书介绍,在智慧交通领域,北京将构建5G车联网,大力推进以车路协同为特色的智慧交通发展。尤其是在智慧交通领域推进以市场化方式组建车联网运营平台,为出行服务、交通智慧管理、城市智慧运营提供数据支持。
北京是率先启动5G车联网建设的城市之一,目前已经在部分区域开展5G远程驾驶、自动驾驶等应用。早在2018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就曾发布《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白皮书(2018年)》,明确指出,到2022年全市智能网联汽车及关联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建设5G车联网的具体举措包括:1、推动北京成为5G车联网重点示范应用城市;2、2020年在重点区域完成5G车联网建设;3、支持5G车联网芯片、通信基站、路侧单元、车载终端等联网关键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另外,《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也指出,将推动延崇高速、京雄高速、新机场高速等高速路智能网联环境、监控测评环境建设,施划智能网联专用车道。按照计划,北京市智能网联道路里程将达2000公里。根据行动方案,北京市将以冬奥会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全面应用为2022年发展目标。对于中长期发展目标,北京市将通过20年持续迭代升级,形成世界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陈梦宇)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