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卡车站 > 皮卡 > 正文
中经搜索

致敬坚守 福田拓陆者向可可西里保护区捐赠全新E5

2018年08月17日 08:04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8月16日讯 8月14日,以“保护生态、致敬坚守”为主题的2018 年福田汽车可可西里生态保护之旅暨生态保护用车捐赠仪式在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隆重举行。可可西里管理局副调研员、森林公安局副局长罗延海主持了此次仪式,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布周,可可西里管理局党委书记布琼,福田汽车集团副总经理杨国涛,福田商用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健,福田汽车拓陆者事业部营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尚红杨及福田汽车集团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仪式。

  活动现场,福田拓陆者向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捐赠2018款拓陆者全新E5,为保护区管理局巡查巡护工作保驾护航,助力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及国家濒危动物保护工作。

福田汽车集团向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交付拓陆者全新E5、图雅诺S钥匙

  福田拓陆者 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践行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高瞻远瞩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和前进动力。面对历史使命,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公益活动的企业,福田拓陆者密切关注国家生态环保事业,并以身践行投入到生态环保公益中。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向福田汽车颁发表彰锦旗

  可可西里作为我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湖泊数量最多,同时也是大型哺乳动物大迁徙景观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2013年福田拓陆者就已经开始投身到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行动中。并于同年8月举办了以"生态护航?拓陆者在行动"为主题的福田拓陆者可可西里巡护保障专用车捐赠仪式,向保护局捐赠6辆拓陆者S皮卡。

  2014年福田拓陆者将巡护保障进行到底,为了加大群众对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关注度,拓陆者车友会发起了可可西里“发现自然之美”公益活动。同年12月,福田拓陆者全程赞助的纪录片《探秘可可西里》在新影网及央视网全面上线,引起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并参与可可西里生态保护行动。

本次捐赠的拓陆者全新E5将作为可可西里保护区巡护用车

  2018年,福田拓陆者重返可可西里并向保护区捐赠拓陆者全新E5,以切实有效的行动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国家一级濒危野生动物做出积极的贡献。在捐赠仪式现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布周表示,“福田拓陆者再次为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工作捐赠全新车辆,充分展现了福田拓陆者守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企业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公益理念。”

  捐赠拓陆者全新E5 为巡护工作保驾护航

  迄今为止,拓陆者已经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行驶五年之久。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回顾过去五年福田拓陆者使用情况时表示,“可可西里海拔高,气候严寒,自然条件异常恶劣,作为这种高原气候的巡护车辆对通过性、越野性、动力性能等要求都极高,福田拓陆者正好能够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其良好的性能为巡护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福田拓陆者全新E5

  此次捐赠的福田拓陆者全新E5是基于原拓陆者E5产品的基础上,对外观、内饰、操控、配置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外观方面,拓陆者全新E5前脸处进行了颠覆性的设计,增加前格栅的面积,中网搭配三根粗壮的横幅式的镀铬饰条,凸显硬朗风格。同时采用运动型的轮毂设计,彰显运动风范。

福田拓陆者全新E5在察尔汗盐湖附近试驾

  在操控性方面,拓陆者全新E5采用英国莲花公司调教的四驱越野底盘,带来了极佳的通过性,极大地增强了越野驾驶感。标配245/70R16大轮胎,离地间隙200mm,远高于同级别产品,抗震能力强,可全面应对可可西里地区各种环境和路况,满足全天况、全路况的巡山保障需求。同时,标配的博世全新ABS+EBD,点杀频率更高,有效缩短刹车距离。在安全性上,拓陆者全新E5配置的双安全气囊,胎压监测、倒车影像、安全带未系提示、高位刹车灯等配置,大大提高了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巡护出行的安全保障。

福田拓陆者全新E5在察尔汗盐湖附近试驾

  福田拓陆者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把为社会贡献力量作为践行企业责任的根本。我们也将引领社会公众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关注,呼吁更多的公众力量参与到维护可可西里生态平衡,保护稀有野生动植物的公益行动当中。


(责任编辑:马瀚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行业精英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表示,解放在2015年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未来...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表示,六十年来,重汽高度重视国际化战略,...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近日,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率领管理团...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