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站 > 展会论坛 > 正文
中经搜索

融合丝路新能源汽车产业 国际丝路新能源汽车大会开幕

2018年11月12日 16:55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11月8日-10日,由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第三届国际丝路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曲江宾馆开幕。

  本届大会作为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第三届国际丝路新能源汽车大会以“丝路汽车新机遇”为主题,邀请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内外权威嘉宾和翘楚精英,聚焦“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合作、产业配套、技术前沿、创新趋势等内容进行交流。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政府、整车及零部件、科研研所、投资机构的众多企业单位以及600多位汽车领域嘉宾出席会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长安大学教授马建主持高端论坛

  大会举行了包括第国际丝路新能源汽车大会高端论坛、2018西安汽车产业合作峰会、第三届国际丝路新能源汽车展览展示、首届丝路新能源物流汽车创新高峰论坛等多场大型主题活动,还有首届汽车产业投资人圆桌会、2018西安汽车产业规划发展座谈会、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配套项目沟通对接会三场深度研讨活动,进一步推动了西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布局。

  首届汽车产业投资人圆桌会

  11月8日下午,在首届汽车产业投资人圆桌会上,市工信委副主任、市工业招商分局局长陈大为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西安市汽车产业规划及政策情况,并希望各汽车产业投资人能够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大西安汽车工业建设。最后,来自鸿创投资、知守创投、春藤成长投资、万通资本、西高投、陕西投资新兴产业公司等嘉宾对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纷纷建言献策。

  2018西安汽车产业规划发展座谈会

  11月9日下午,在西安汽车产业规划发展座谈会上,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一行就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上,赵福全先生对西安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表示将为西安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配套项目沟通对接会

  座谈会后,紧接着又举办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配套项目对接会。挪威Hexagon Composites ASA全球战略副总裁Frank Haberl先生、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玺斌就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配套项目进行对接交流,并表示希望能够在储能设备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新能源汽车展览展示

  在第三届国际丝路新能源汽车展览展示上,来自陕汽、比亚迪、汉德车桥、陕西通家等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企业集中亮相,纷纷展示了最新车型,整车及零部件之间“耍酷斗炫”,吸引观众参观交流。其中,比亚迪最新款唐、秦以及新能源汽车蔚来ES8成为展会最火爆的车型。

  11月10日上午,由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和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陕西通家首届丝路新能源物流汽车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大会以“新能源物流车保卫蓝天计划“为主题,特邀全国汽车及相关产业的院士专家、资深学者、企业家围绕”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创新趋势等进行探讨和交流。

  第三届国际丝路新能源汽车大会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重要话题的引领地,顺应产业发展时局,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整合发展资源,发挥集聚效应,积极搭建丝路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以全球视野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化生态环境,全面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技术、产品的全覆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再出发。


(责任编辑:马瀚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行业精英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表示,解放在2015年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未来...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表示,六十年来,重汽高度重视国际化战略,...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近日,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率领管理团...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