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国际发动机节能减排峰会将于11月召开
2020年1月1日起,重型柴油车将实施“国六a”标准;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即将出台,市场燃油也在积极准备适应相关标准,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在此环境下,2018中国发动机节能减排峰会应时而开,本届峰会将从产业链上中下游综合角度出发,破解企业面临的相关难题。
会议亮点
大咖云集:柴油发动机行业众多重量级技术专家管理高层出席
规模宏大:汇集国内外20余位知名演讲嘉宾+300位业内同仁参会
干货满满:接地气的行业政策解读,趋势、技术分析及实践案例分享
资源共享:打造行业全生态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人脉建设:茶歇、圆桌午餐、鸡尾酒晚宴提供充足的面对面交流机会
热点话题
中国柴油机排放标准及实施进程
非道路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
优化燃烧+SCR排放控制路线
EGR+技术路线
高效微粒过滤系统设计
车载诊断系统要求及主机厂应对政策
发动机燃烧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
物流运输车队如何应对新的排放标准
非道路移动机械技术路线分析
柴油品质升级&车用尿素相关技术
发动机零配件企业与主机厂的适配
发动机市场策略分析
日程安排:
大会第一天
11月29日 最新政策及排放标准解读 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一)
大会第二天
11月30日 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二) 油品&Adblue
参会对象:
政府及行业规则制定者
发动机制造商
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制造商
商用车制造商
非道路移动机械制造商
后处理部件供应商 AdBlue供应商
柴油供应商
动力总成制造商
技术系统方案供应商
发动机技术供应商
润滑油及添加剂供应商
催化剂供应商
赞助机会
本次峰会参与嘉宾主要来自行业企业单位高管及直接决策者,如您希望在本次峰会上展示贵司最新技术或产品,提高贵司企业形象及产品知名度,请联系组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具体赞助形式及权益。
(责任编辑:龚磊)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