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回收利用与再制造产业链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即将召开
数据显示,美国目前汽车保有量约2亿辆,年报废量1200万辆,拥有较为完善的汽车回收处理设施,实现了80%报废汽车的再使用、再利用、再制造与回收处置。中国到2020年时报废汽车数量估计将会达到1000万辆,但是中国在汽车回收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2016年9月,国务院《关于修改〈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出台,提出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可交给零部件再制造企业。行业政策逐渐松绑,报废汽车的再使用、再利用、再制造与回收处置千亿空间亟待开启。在此背景下,由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商协会(APRA)、美中投融资贸易总商会汽车联合会举办;上海蓝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全球汽车回收利用与再制造产业链发展国际峰会》将于2017年9月13-14日在北京盛大召开。
此次高峰论坛,您将会有不容错过的六个首次
首次 探讨“全球汽车回收利用与再制造产业全产业链”热点资讯及成果
首次 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商协会(APRA)亚太地区首次组织会员交流会,全球总裁及亚太区主席莅临现场,分享全球及亚太地区关于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战略。
首次 开展“拆解、报废、检测、表面处理、3D打印、梯次利用及再制造”等领域专项技术培训
首次 推荐“全球汽车回收利用与再制造产业全产业链”一对一投融资金融对接服务
首次 搭建汽车售后服务商与汽车配件商供需合作平台(经销商、保险公司、快修连锁等与认证配件、回用件、再制造件)
首次 首次组织中国汽车回收利用与再制造产业全产业链企业赴美参观和参展Big R 国际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展 、AAPEX国际汽车零部件售后产品展
除此之外,本次峰会吸引了国内外相关政府职能领导及行业协会领袖、国内外汽车及零部件再制造标杆、拆解及回收利用标杆、权威检测认证机构、保险公司、经销商集团、大型快修连锁机构等专业人士参与,共同聚焦探讨废旧汽车拆解、粉碎、回收、利用、再制造及销售流通等全产业链最新政策、法律法规、知识产权,学习典型的资源回收拆解公司、再制造公司、包括工艺、技术、设备、加工处理等,为全球资源回收利用与再制造产业链健康快速的发展助力。
(责任编辑: 龚磊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