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站 > 油气市场 > 正文
中经搜索

国际油价大幅下滑 四连涨后国内油价降了

2018年11月01日 10: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上一轮调价结束后,受到全球股市大跌、美国原油库存上涨、沙特承诺将增加产量等众多因素影响,国际原油市场面临利空,原油价格呈现大幅下滑走势

  按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本轮成品油价格将迎来下调,不仅无缘“五连涨”,还有望刷新年内最大降幅

  11月2日24时,国内成品油限价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据业内人士预测,按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本轮成品油价格将迎来下调,不仅无缘“五连涨”,还有望刷新年内最大降幅。

  自9月3日24时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开启“四连涨”行情,上一轮调价发生在10月19日24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65元和160元。据统计,“四连涨”期间,汽、柴油累计涨幅分别达到每吨730元和705元,92号汽油累计上调0.57元/升,车主加50升汽油要多花近30元,引发市场对高油价的长时间讨论。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孟鹏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上一轮调价结束后,受到全球股市大跌、美国原油库存上涨、沙特承诺增产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市场面临利空,原油价格呈现大幅下滑走势。由于上一周期内国际油价先升后降,本次计价周期的起始原油均价比上一周期低很多,国内测算的原油变化率一直处在比较深的负值位置。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收盘,国内第7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6.47%,对应汽柴油下调每吨312元。“虽然这几天原油有反弹迹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剩余的几个工作日内原油出现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国内成品油最终的调价幅度可能会超过每吨300元。按此测算,92号汽油每升将下调0.24元,柴油每升将下调0.26元。”孟鹏说。

  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历了20次调整,呈现出“十三涨六跌一搁浅”的格局。在6次下调中,最大的一次降幅发生在2月28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90元和185元,这一幅度小于市场预计的本轮调整。专家表示,本轮计价周期已经过半,原油呈现持续大涨的可能性非常低。基本上已可以确定,本次成品油价下调幅度将会是今年到目前为止的最大降幅。

  隆众资讯油品分析师李彦认为,成品油价下调已是板上钉钉,且创造年内最大降幅应无悬念。据隆众资讯测算,预计11月2日当天国内成品油对应下调幅度为每吨330元左右。“本轮零售价即将迎来年内最大降幅,降幅约为0.24元至0.28元,幅度比较可观,私家车主们可以等到本周六再去加油了。”李彦说。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和高油价对需求的抑制正在逐步显现。由于贸易紧张局势和美国加征关税等因素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测,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7%,低于7月份预测的3.9%,引发市场对全球原油需求下滑的担忧。

  下一轮调价窗口将于2018年11月16日24时开启。孟鹏表示,从目前来看,后期原油价格可能会有一定的反弹,但反弹力度不会特别大。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四季度是需求淡季,美国的原油库存可能持续增长,从后市来看,下一周期国内成品油价格继续大降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出现搁浅或者微幅调整。

  李彦也表示,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呈现趋弱特征。预计本轮调整过后,下一轮成品油价下调或搁浅的可能性较大。


(责任编辑:龚磊)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行业精英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表示,解放在2015年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未来...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表示,六十年来,重汽高度重视国际化战略,...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近日,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率领管理团...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