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成品油调幅有望创年内新高 涨幅或超260元/吨
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7月9日24时开启。多位成品油分析师认为,本轮成品油上调幅度或超过260元/吨,创年内新高。针对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人士普遍认为国六标准以下油品将遭淘汰。
由于美国制裁伊朗及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存在库存下降预期,利好因素助推国际油价小幅上涨。截至7月4日收盘,WTI因美国独立日假期休市一天无结算价,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报收于78.24美元/桶,上涨0.48美元/桶。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胡慧春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增产幅度小于预期,美国呼吁各国停止进口伊朗原油,市场担忧供应缺口再度放大。近期,欧美原油处于震荡上涨态势。据卓创测算,截至7月4日收盘,国内第8个工作日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为6.82%,对应的汽柴油上调幅度在255元/吨。距离调价还有2个工作日,而变化率在正值内上涨,本轮油价涨幅有望刷新5月25日24时的260元/吨上调幅度,创下今年以来成品油调价最大涨幅记录。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在成品油升级、能源替换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措施。与汽柴油相关的措施主要体现在2020年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达80%。2019年1月1日,全国全面供应国六标准汽柴油,取消普柴标准,实现车普船三油并轨。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加强对油品制造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禁止以化工原料勾兑调和油,严禁运输企业储存使用非标油,坚决取缔黑加油站等。
隆众资讯分析师认为,本次治理时间将持续3年,3年后国内成品油将全面迎来国六标准时代。
(责任编辑:姜智文)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