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短期看涨 11日国内成品油价上调概率加大
国际油价创三年半来新高。《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家社会监测机构了解到,5月11日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再度开启,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油价短期仍旧看涨,本轮成品油零售上调窗口兑现可能加大。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近日下发,较第一批增长41.61%,出口配额下发力度加大将在后期有效缓解国内供需矛盾。
资料图:山西太原,车辆正在加油站加油。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上周五纽约商业交易所6月交割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上涨1.29美元,至69.72美元/桶,涨幅1.9%,为2014年11月以来最高结算价。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1.08美元,至74.87美元/桶,涨幅1.5%。5月7日纽约油价亚盘高位上破70美元整数关口,为三年半多以来首次。
截至5月7日,中宇资讯测算原油变化率为1.23%,中宇原油估价72.704美元/桶,较基准价涨0.883美元/桶,预计11日24时成品油零限价上调55元/吨。而金联创监测的数据为1.29%,对应汽柴油价格上调约50元/吨。中宇资讯分析师胡雪认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盖过美国原油产出飙升的影响,国际油价短期仍旧看涨,本轮成品油零售上调窗口兑现可能加大。出口配额下发力度加大将在后期有效缓解供需矛盾,再加上原材料价格高企、外采市场价格行情坚挺且合规资源趋紧,致使成本节节攀升,短期较难出现明显下滑行情,预计近日汽柴油报价或维持坚挺以观后市。
金联创分析师王延婷也表示,随着国内炼油能力不断攀升,截至目前,国内炼油能力已达8.66亿吨,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愈发突出,加大出口依然是缓解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马瀚明)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