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国内油价调整“两连停”或成定局
(原标题: 周四国内油价调整“两连停”成定局 今年成品油价涨多跌少 最终或将以下调收官)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家社会监测机构了解到,近期国际原油持续高位盘整,变化率处于低位徘徊,本周四国内油价调整面临再次搁浅已成定局。据梳理,今年以来,国内油价涨多跌少,12月28日将迎来最后一个调价窗口期,最终或将以下调收官。
自11月30日国内油价调整搁浅以来,在多空消息博弈下,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确定将减产延长至2018年底的消息利好油价。然而,12月8日,美国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再增2座至751座,连续第三周录得上升,刷新9月来新高,同时也是今年夏季以来最长增长周期,去年同期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为624座。这显示美国页岩油厂商持续增产,对油价形成利空。
截至12月8日收盘,受中国11月原油进口量大增支撑需求预期,国际油价上涨,但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增长抑制了涨幅。其中,WTI 1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上涨0.67美元,涨幅1.18%,报57.36美元/桶,但本周累跌约1.7%;布伦特2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上涨1.20美元,涨幅1.93%,报63.40美元/桶,本周累跌约0.6%。受此影响,原油变化率处于低位震荡。卓创测算,12月8日收盘国内第7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0.24%,对应汽柴油下调8元/吨。
我国《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由此计算,本轮调价窗口为12月14日24时。
“距离调价还有3个工作日,预计短期内欧美原油或将延续震荡态势,则变化率将维持低位震荡,汽柴油调整幅度难以达到50元/吨,本轮油价搁浅将成定局。”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胡慧春表示。
金联创则算的原油变化率为-0.51%,对应汽柴油价格将下调25元/吨。该机构分析师李杨认为,OPEC会议尘埃落定,短期国际原油市场炒作将告一段落;此外,美国终端成品油供应攀升而需求降低将使得原油价格维持低位震荡走势。当前测算的零售价调整幅度尚处于50元的调价红线以内,因此按当前原油价格水平来看,到本轮计价期满,国内汽柴油零售价调整或将搁浅,但若原油连续大幅下跌则将面临下调。
就国内市场而言,胡慧春表示,随着天气转凉,柴油终端需求逐步下滑,使得柴油资源紧缺局势有所缓解,且部分年度任务尚未完成,石油公司将加大促销力度,目前成品油市场供需基本面是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因素。目前批发价处于高位,市场操作风险较大,建议贸易商保持合理库存以降低风险。
据金联创梳理,2017年以来,我国汽柴油零售价共经历了10次上调、6次下调和7次搁浅,累计分别上调汽油365元/吨、柴油350元/吨,折升价约89#0.27元、0#0.30元。而12月28日将迎来今年最后一个调价窗口期,“鉴于近期国际油价跌势明显,进入新一轮计价周期之后,零售价或存下调预期,不过中下旬之后,利多出尽之后国际油价或震荡回调,因此也不排除继续搁浅的可能。”李杨称。
(责任编辑:龚磊)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