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站 > 油气市场 > 正文
中经搜索

国际油价涨超10% 国内成品油迎年内最大涨幅

2017年04月13日 07:1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从3月28日盘中低点约50美元/桶涨至4月12日记者发稿时的56.57美元/桶,布伦特油价在十二个交易日内实现了约13%的涨幅,这也是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十日的最高涨幅。

  受此影响,4月12日发改委宣布,连续得到两次下调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恢复上调,汽油每吨上涨200元,柴油每吨上调190元,这也是今年内中国成品油价格的最高涨幅。

  从全国平均来看不同标号油品价格调整的话,90号汽油每升上调0.15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6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7元,而0号柴油每升上调0.16元。

  同时,近期中国对于成品油消费税改动的消息也令市场瞩目,消息称,作为汽柴油调和油的混合芳烃及轻循环油等油品将纳入成品油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内,而在记者的多方求证过程中,这一消息也得到了某国营炼厂负责人的证实。

  这就意味着,除了汽柴油之外的成品油也或将在五月份成为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势必会影响整个成品油市场的价格走势。

  多利好支撑原油价格上涨

  支撑这一波成品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则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而在3月初,彼时油价经历了去年年尾上涨以来的第一波暴跌。

  “对于国际油价来说,近期有数个利好消息,”卓创资讯原油分析师高健告诉记者,“首先是利比亚产量的减少,美国原油库存的下降,叙利亚战事,还有就是进入到二季度以来各主要原油使用区需求的上浮。”

  北京时间4月 12日,美国石油协会(API)公布,至4月7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130万桶,预期增加31.6万桶,前值减少180万桶。

  此外,数据还显示,至4月7日当周,美国汽油库存减少370万桶,预期减少89.6万桶,前值减少260万桶;精炼油库存减少160万桶,预期减少176.1万桶,前值减少200万桶;库欣原油库存增加35.8万桶,前值减少130万桶。

  “美国德克萨斯地区的炼油厂陆续进入开工旺季,支撑了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炼能国家的需求复苏。”高健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库存的减少是非常正常的,同时提振了油价。”

  就在4月7日凌晨,美国向叙利亚发射了59枚战斧导弹,让市场对于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稳定再度保持怀疑,当天油价即被推高2%以上。“尽管亚太地区整体的供需结构不会因这种短期事件发生根本改变,但绝对会推高与石油供应相关的地缘政治溢价。”全球标普普氏分析师宋燕玲告诉记者。

  而因战事升级,利比亚境内最大油田区块停产,据数据估计,自2016年9月份以来,利比亚产量下降超30%,达到最低水平,而输送原油的管道也因战事暂停。

  同时,尝到减产甜头的沙特阿拉伯正在积极游说欧佩克国家继续执行减产协议至2017年全年,“从目前的情况看,沙特极有可能主导减产协议延期,这对国际油价的推升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高健表示。

  中国市场成关键

  “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外加成品油消费税的改革,势必会推升目前成品油市场的整体价格,最终也会增加消费者购买油品时的价格。”高健告诉记者。

  高健介绍称,被纳入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的混合芳烃和轻循环油,均是成品油调和商添加在汽油和柴油中的混合物,在这一环节上,成品油调和商的成本会随着税收的增收而增加,“最终还是会传导至消费者头上”, 高健说。

  而在4、5月份,则是中国各炼厂传统上的检修期,这一段时间内往往整体的开工率会下降,一部分传导至中国的原油需求上,其间中国进口原油的能力会受到影响。

  不过,对于去年尝到自主进口原油的地炼厂们来说,今年对于原油的进口则呈现了进一步的扩张。

  据全球标普普氏的一份数据显示,中国山东、河北和宁夏3月份进口原油1000万吨,比2月份环比增长21%。“3月份进口数据较高,符合当月炼油厂原料需求不断上涨的趋势.”宋燕玲说。

  不过,进入2017年以来,监管层对于地炼的配额申请明显谨慎,配额的发放也与去年有所区别,在这种情况下,炼油厂需要降低产量,或者从其他有配额的炼厂手中购买配额。

  而作为中国目前原油需求弹性最大的地炼厂来说,配额的紧缩或许也为中国今年整体原油进口数量和需求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2月份配额的收购价格为120元/吨,到了3月份就上涨至150元/吨,”宋燕玲表示,“而新一轮配额的发放不太可能在今年的6月底以前实现,这导致一些国际原油贸易商比较担心找不到足够的中国买家。”

  此前,有消息称中国油气方案或将在上半年出台,其中有关成品油相关市场的改革措施也将浮出水面,有关成品油、原油交易市场化的措施或在其中。在这一政策落地后将对中国整体原油成品油市场造成多少影响,也成为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

(责任编辑: 姜智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行业精英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表示,解放在2015年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未来...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表示,六十年来,重汽高度重视国际化战略,...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近日,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率领管理团...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