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站 > 人事人才 > 正文
中经搜索

福特中国市场地位比肩北美 陈安宁任福特中国CEO

2018年10月24日 11:32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骆一帆    

  在华销量暂入困境的福特汽车,开始愈发重视中国市场。

  10月24日,福特汽车宣布,福特中国全面升级为独立业务单元,直接向公司全球总部汇报。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将比肩北美,成为福特汽车核心业务单元。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原奇瑞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安宁将“回归”福特,任职福特汽车集团副总裁、福特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该任命将从11月1日起正式生效。

陈安宁

  中国市场地位升级

  与多数跨国车企全球市场布局相同,多年来,福特汽车也一直将中国市场放置在亚太市场业务板块之下,由福特方面派驻的亚太区总裁统一领导。

  而眼下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福特汽车希望进一步凸显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将中国市场从亚太市场中独立出来,升级为与北美市场同级别的区域市场。

  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了解到,现任福特汽车公司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傅礼德(Peter Fleet)未来将不再管理中国市场业务,转而负责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市场业务单元。这一全新的业务单元早期由中国之外的其他亚太市场组成,未来会包括更多其他国际市场。

  “ 为了企业的长期成功,中国市场将与北美市场并列成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核心业务单元。”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韩凯特(Jim Hackett)说,今天宣布的一系列战略举措是福特对中国市场的最新承诺,此举将加速福特重新定义在中国、国际市场和新兴市场的业务,提升公司在这些地区的业务表现。

  有分析认为,福特此举与其目前在华的发展情况不无关系。今年来,福特在华销量持续走低。数据显示,1-9月,福特在华累计销量同比下滑约30%,其中最大业务板块长安福特累计销量下滑更是超过45%。

  福特在华的销售现状已引起福特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今年7月,福特就在华成立了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新机构成立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尽快扭转目前福特在华销量的不利局面。而此次中国市场升级成为独立业务单元,将是福特提振在华业绩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国市场对福特汽车的赢利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福特汽车执行副总裁及全球市场总裁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市场独具领导地位,并成为行业发展的焦点,随着将中国市场升级为独立业务单元,并由经验丰富的中国高管领导,福特将成为一个机构更精简、决策效率更高效、更贴近消费者的公司。

  陈安宁“回归”福特

  福特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提升福特中国的地位上,还体现在对管理人员本土化要求的提高。在福特看来,曾在奇瑞汽车任职,拥有25年丰富汽车行业经验的陈安宁是掌舵中国市场业务发展的合适人选。

  对陈安宁来说,在福特汽车工作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2009年回国加盟奇瑞汽车之前,陈安宁曾在福特汽车公司效力20余年,先后出任了福特汽车全车业务总监和福特嘉年华全球项目总监等职务。

  “想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表现出最高水平,我们必须精简、灵活、敏捷且有弹性。陈安宁所具备的领导企业转型、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经验,和他深厚的行业人脉,将加速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发展,让我们成为一个机构更精简、决策效率更高效、更贴近消费者的公司。” 吉姆·法利如此表示。

  事实上,自去年年中韩凯特成为福特汽车新的掌舵人之后,他就一直希望能找一个了解中国市场的本土化人才来管理福特在华业务。此前,福特汽车中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是由罗冠宏,一个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美籍华人担任。

  今年年初,罗冠宏因为个人原因向福特汽车提出离职,该职位便一直由傅礼德兼任,直到此次陈安宁加盟。NBD汽车了解到,接下来一段时间,傅礼德将与陈安宁进行工作交接,协助陈安宁顺利过渡至其新职位。

  事实上,在陈安宁之前,福特就已开始着手打造以本土化人才为主的在华管理团队。今年6月,福特宣布原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李宏鹏加盟,出任全新成立的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一职。此后不久,奔驰“老兵”毛京波也宣布加盟,任林肯亚太及中国区总裁。加上刚宣布加盟的陈安宁,福特本土化人才的管理团队正在变得愈发庞大。

  在韩凯特看来,福特汽车正在致力于提升公司在电气化、自动驾驶以及智能移动出行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中国和北美将成为福特汽车最为重要的市场。凭借长期服务中国市场的经验、以及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方面的出色能力,陈安宁能否带领福特中国加速智能出行服务的布局,业内将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龚磊)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行业精英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表示,解放在2015年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未来...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表示,六十年来,重汽高度重视国际化战略,...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近日,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率领管理团...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