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全国处理快件4.16亿件 同比增25.68%
11月11日,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13.52亿件,同比增长25.12%;全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4.16亿件,同比增长25.68%,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主要电商平台促销力度不减,加之微商拼团模式平台成为电商集中促销的新生力量,促进了旺季快递业务需求增长。为做好旺季服务保障工作,邮政全行业将有超过300万名一线人员投入到旺季服务中,转运中心、车辆等能力扩充20%,行业自有全货机达到110架,高铁运快递的路线已突破400条。快递电子运单普及率已超过90%,“小黄人”、“蓝精灵”等自动化分拣、无人仓和智能分拣机器人逐渐规模化使用。科技投入不断加大,有的企业科技研发费用占比已经超过5%,行业科技人员已近万人,科技应用甚至将快件量的预测提升至城市、行政区甚至每一个派送网点、每一条流向、每一位快递小哥,极大地提升了行业的抗压能力。
在压力较大的投递末端,全行业正在积极探寻多元方式释放压力。随着“快递入区”工程有效推进,全国范围内已建设4.7万个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点,投入运营近30万组智能快件箱,以住宅投递、智能快件箱投递和公共服务站投递等模式互为补充的末端投递服务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实施快递末端网点备案管理以来,10万多末端网点获得合法身份,将有效缓解末端投递压力。但是,与高位业务量相比,末端投递力量仍显不足,尤其是广大的西部及农村地区压力依然巨大。
与此同时,为助力中国商业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邮政业加强布局全球服务链,努力实现“运全球、送全球”。行业企业携手海关升级清关效率,有的保税区甚至可以实现“秒级清关”,增加海外包机、跨境直邮线路和海外仓等多种服务,在重点海外业务地区提升末端配送能力。以俄罗斯为例,已有2000余个自提柜覆盖俄罗斯境内的390个城市,极大地提高了海外的履约效率。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行业已经是第十次应对业务旺季,并成为常态化发展任务。国家邮政局将持续发挥“错峰发货、均衡推进”工作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重点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施更加精准、科学的业务量及流量流向信息预测分析,全程组织调度、监测监控全网运行情况,提升行业各类资源投入的针对性和匹配度。在强化安全保障方面,将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坚持旺季实名收寄要求不降低。
(责任编辑:马瀚明)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