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站 > 交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青海加强“网红公路”安全管理 重罚违停拍照者

2020年08月14日 07:19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近日,青海省海西州315国道“南八仙波浪公路”、海东“扎碾公路”、互助北山“十二盘”等最美“网红公路”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公路拍照,此行为存在巨大的旅游安全隐患。8月10日,青海省交通管理部门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网红公路”安全管理工作。

  各市州文化旅游局,省旅行社协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加强我省旅游安全工作,按照文化和旅游部近期“青海网红公路拿命拍照现象屡禁不止”信息通报,及我省旅游旺季游客在观赏性公路随意拍照,部分旅行社和导游将“网红公路”列为必去景点等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现将进一步加强观赏性“网红公路”旅游安全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全力保障安全,旅游行程严禁设置存在安全隐患的线路和环节

  近期,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海西州315国道“南八仙波浪公路”、海东“扎碾公路”、互助北山“十二盘”等最美“网红公路”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公路拍照,此行为存在巨大的旅游安全隐患,且这些公路均是交通要道,不属于旅游专用道路,过往车辆尤其重型货车较多且车速较快,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不适合作为旅游拍照点。各市州文化旅游局要进一步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要求旅行社必须合理选择、考察、设置旅游安全线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旅游安全的红线和底线,要以保障旅游安全为旅游行程的核心,严禁在观赏性公路安排和设置驻足拍照等旅游项目和环节。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严禁示意司机随意在“网红公路”停车,让游客驻足拍照,做好游客对“网红公路”安全的正面引导及说明工作。通过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切实避免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避免游客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二、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对游客生命财产安全负责

  各市州文化旅游局要督导旅行社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开展旅行社旅游线路和旅游交通安全自查自纠,出团前严格加强风险评估,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行程,行程中禁止一切包含“网红公路”等危险路段拍照的项目。进一步加强导游人员培训,行前要求带团导游人员不得擅自把“网红公路”介绍给游客,并带领游客前往拍照。导游人员要充分落实安全提醒职责,在旅游途中督促驾驶员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有关法规,安全、文明行车,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三、规范道路监管,配合做好“网红公路”管理

  根据近期旅游旺季“网红公路”游客大幅度增加的情况,各观赏性公路所在地交通部门已针对不文明交通行为屡屡出现,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道路安全隐患频现的实际,在“网红公路”安排警力进行常态化巡逻,并专门设置道路交通警示牌,对违规停车拍照者予以重罚。各市州文化旅游管理局要积极配合交通部门做好“网红公路”的安全工作,重点对组织违法违规停车拍照的旅行社和旅游团队信息进行核实,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组团旅行社、带团导游存在的危害游客安全行为视为扰乱旅游市场行为予以严查,确保旅行社组织的各类旅游团队不在“网红公路”停车驻留拍照。

  四、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安全旅游和文明旅游意识

  各市州文化旅游局要督导旅行社加强旅游交通安全培训,进一步强化导游人员、驾驶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要求各旅行社不得将公路拍照作为旅游产品及吸引游客的“宣传卖点”,旅行社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各类媒体平台广泛、深入地开展旅游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大各类“网红公路”拍照安全事故的宣传,严格落实行车安全提示及安全乘车宣传片播放制度,不断提升广大游客的旅游交通安全意识,安全文明出游。

  2020年8月10日


(责任编辑:马瀚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行业精英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解放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胡汉杰表示,解放在2015年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未来...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重汽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杨正旭表示,六十年来,重汽高度重视国际化战略,...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谭旭光VS王金玉:合作才是硬道理

近日,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率领管理团...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