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首周全国交通运输运行情况总体平稳有序
2020年1月17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对春运首周全国交通运输运行情况做了总体介绍。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德金,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出席发布会并发言。
春运首周全国交通运输运行情况总体平稳有序。据吴春耕介绍,春运首周(1月10日至16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4.37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7%。其中,铁路发送旅客6982.6万人次,增长21.8%;道路发送旅客3.51亿人次,下降0.6%;水路发送旅客493.2万人次,增长4.4%;民航发送旅客1121万人次,增长7.1%。
综合对春运一周以来的情况监测和预测分析,今年春运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客运结构不断优化。高铁、民航、水运出行量增加,道路客运量下降。预计整个春运期间全国客运量约30亿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铁路4.4亿人次,增长8.0%;道路24.3亿人次,下降1.2%;水路4470万人次,增长9.6%;民航7905万人次,增长8.5%。二是客流高度集中。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等客流高度叠加,客流高峰明显。预计节前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腊月二十一至二十九,节后高峰为正月初二至初九、正月十六至二十。三是出行需求更加多样。务工流、探亲流、学生流等是春运客流的主体。预计今年春运期间,旅游客流量持续增长;反向客流(春节前从农村或中小城市前往一线城市和中心城市)也将增长。四是路网车流量持续增长。春节假期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群众自驾车出行比例进一步提高,路网保通保畅压力增大。五是安全应急压力较大。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春运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降水总体偏多,西北北部等地区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概率较大,京津冀、汾渭平原地区雾霾天气较多,增加安全事故风险,应急保障面临较大压力。
预计1月17日至1月23日,节前客流量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旅客出行将以中短途为主,客流主要由特大城市或省会城市向周边城市迁徙。吴春耕介绍,目前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指导、高德地图定制开发的“春运交通预报”系统已经上线,提供在线查询功能,方便人民群众便捷出行。
(责任编辑:马瀚明)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