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完成首次高速公路无人驾驶队列测试
近日,延崇高速(北京段)全线完工后,高精度地图服务商四维图新,携手首发集团与华为、奥迪中国、北汽福田、图森未来等合作企业,在长隧道双向四车道高速路场景下开展了基于C-V2X车路协同技术的L4级自动驾驶和队列跟随测试。
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是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工程。其起点位于京藏高速公路营城子互通立交,接兴延高速公路,终点位于张山营镇京冀界,全长约33.2公里。
延崇高速是新一代交通控制网示范项目。其围绕立交匝道分合流、隧道出入口、事故易发路段等关键场景,以及限速预警、道路施工预警、前方堵车提醒、行人闯入预警、异常事故车辆预警、高优先级别车辆让行等信号,进行车速调整、变道超车、自动减速以及紧急停车等,开展了十余项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场景的测试。
在此次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过程中,自动驾驶车和队列行经玉渡山隧道、上阪泉隧道、佛峪口隧道和温泉隧道,隧道间距较短,总计长度9.8km,行驶速度达到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
在隧道路段,四维图新高精度地图提前采集了隧道内道路、车道及附属设施属性,在自动驾驶车辆行进过程中利用融合定位的方式在隧道内实现车道级精准定位,同时路侧设备及相关车辆通行设备产生的数据提供动态数据源,利用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车道级GIS引擎等技术实现隧道内车、路信息互通,为隧道内自动驾驶定位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高精度地图是智慧道路、车路协同以及自动驾驶的标配基础设施,把路侧设备与带有空间属性和特征的高精度地图相结合,能为车辆提供超视距感知能力。
除此之外,在隧道、地下停车场、室内等特殊场景中,实现车辆自动驾驶是自动驾驶场景化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些场景要求在自动驾驶车辆运行控制中,车路协同体系要保障路侧感知单元、计算单元、通信单元及车辆控制单元形成统一的时空基准,以此解决高精准定位需求。
(责任编辑:龚磊)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