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重卡销售26.5万辆 重汽销冠 福田徐工大涨    ·自主产业链渐趋完善 氢能或将重构能源版图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并非“1+1=2”    ·一汽解放以创新科技开启发展新篇章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5日20时至16日20时)    ·春风作伴 开着依维柯聚星去畅享春色    ·新品首亮相 中国重汽轻型汽车登陆第137届广交会    ·山区“运输专家” 解放轻卡爬山虎专治各种不服    ·8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喜    ·我国汽车芯片认证体系再升级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4日20时至15日20时)    ·欧佩克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适配全维场景 曼恩亮相Bauma 2025    ·解放虎VR-果蔬王:卡车人的每日“鲜”行记    ·唐山用户携手江淮1卡帅铃 以信赖勾勒高效物流新图景    ·中国重汽3月重卡销量超3万 同比上涨1.3%    ·横跨四国7000+公里!万里繁星·欧曼银河全球价值品鉴之旅收官    ·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比亚迪重卡全系产品上市    ·高效物流新时代 欧曼银河重卡山东区域上市订车203台    ·依维柯春雷行动多重补贴 聚星EV一车解锁多重身份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品首亮相 中国重汽轻型汽车登陆第137届广交会

2025年04月15日 15:57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作为外贸的“风向标”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金名片”,广交会不仅是中外经贸交流的桥梁,更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中国重汽轻型汽车以“向新而行,向外生长”的姿态,携先锋官V EV版、搏胜皮卡商用型、U70Plus(U70Pro 1.5TGDI)三款车型登场,向海外市场展现企业在新能源赛道的创新突破和中国制造的全球化竞争力。

携新而至,拓展全场景矩阵

新能源汽车作为外贸“新三样”之一,已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新动能,中国重汽轻型汽车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坚定发展新能源业务,力争为全球用户带来绿色低碳,性能领先的新能源车型。本届广交会,先锋官V EV版车型首次公开亮相,展现了中国重汽轻型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最新成果,进一步补齐“全场景越级宽体大轻客”的产品矩阵。

先锋官V EV版车身尺寸5492×2069×2319mm,轴距3500mm,提供7座/9座布局。采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深度集成三合一电驱系统,峰值功率156kW,轮端峰值扭矩3441N?m,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506km,电量30%~80%仅需36min。智能化方面,车辆配备12.3英寸双联屏、科大讯飞语音交互、540°全景影像及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的出行体验。与柴油版车型相同,先锋官V EV版同样支持“场景化定制”理念,支持宿营车、救护车、冷链车等专用改装,进一步拓宽轻客的应用边界。

搏胜皮卡商用型凭借 “超级动力、智能安全、超强承载” 三大核心优势再度成为焦点,以硬核实力重新定义商用皮卡价值标杆。搭载潍柴 WP2H 2.0T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 140kW,峰值扭矩 420N?m,配合重汽自研 8AT 变速箱,实现动力输出强劲流畅,并可在 - 40℃极寒环境下一键启动;采用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博世ESP9.3PLUS车身稳定系统、12.3英寸中控大屏、车机手机互联等配置,引领商用皮卡智能化升级;本次参展的标轴车型货箱尺寸1520×1520×530mm,采用高强度车架和后钢板弹簧悬架,标配喷涂货箱宝和高强度钢防滚架,以高承载力从容应对物流运输、工程作业等百变用车场景,为全球用户打造创富优选。

向外生长,加速全球化进程

广交会是中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是众多中国品牌扬帆出海的起点,也是中国重汽轻型汽车向世界展示风采的重要窗口。展会现场,轻型汽车展台人气高涨,吸引了来自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客商前来参观,不少客商对产品进行深入了解后,对车辆的动力性能、舒适性作出高度评价,并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向,有意将轻型汽车旗下产品引入当地市场。

作为中国重汽集团实现“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的战略板块,本次参展广交会,中国重汽轻型汽车再一次展现了积极融入世界市场、完善产品序列、竞逐新赛道的决心,进一步加强了与全球合作伙伴的连接,扩展了国际化“朋友圈”,推动全球化布局与出海进程再加速。

走向世界,向海图强。在国产汽车品牌浩浩荡荡的出海浪潮中,中国重汽轻型汽车正积极拥抱全球化发展机遇,借助海内外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开拓出海版图。未来,轻型汽车也将持续深化场景化、全球化战略,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助推品牌高质量出海。


(责任编辑:龚磊)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