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重卡销售26.5万辆 重汽销冠 福田徐工大涨    ·自主产业链渐趋完善 氢能或将重构能源版图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并非“1+1=2”    ·一汽解放以创新科技开启发展新篇章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5日20时至16日20时)    ·春风作伴 开着依维柯聚星去畅享春色    ·新品首亮相 中国重汽轻型汽车登陆第137届广交会    ·山区“运输专家” 解放轻卡爬山虎专治各种不服    ·8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喜    ·我国汽车芯片认证体系再升级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4日20时至15日20时)    ·欧佩克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适配全维场景 曼恩亮相Bauma 2025    ·解放虎VR-果蔬王:卡车人的每日“鲜”行记    ·唐山用户携手江淮1卡帅铃 以信赖勾勒高效物流新图景    ·中国重汽3月重卡销量超3万 同比上涨1.3%    ·横跨四国7000+公里!万里繁星·欧曼银河全球价值品鉴之旅收官    ·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比亚迪重卡全系产品上市    ·高效物流新时代 欧曼银河重卡山东区域上市订车203台    ·依维柯春雷行动多重补贴 聚星EV一车解锁多重身份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重汽3月重卡销量超3万 同比上涨1.3%

2025年04月14日 09:42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2025首季收官,重卡市场在多重考验下承压前行,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3月份,我国重卡市场共计销售111483辆,环比2月份上涨37%,同比下降3.7%;1-3月我国重卡市场累计销量265014辆,同比降幅为2.8%。在这场竞争激烈的拉力赛中,中国重汽以“首季双冠王”霸气突围——3月重卡销量30490辆蝉联榜首,同比上涨1.3%,一季度累计销量74195辆,市占率可达28%,首季斩获行业销量、市占率双桂冠,用行动诠释“开局即冲刺”的实干精神。

以温度对话用户,用速度链接世界

从温度传递到文化破圈,中国重汽的品牌势能正在全球舞台释放能量。3月7日,中国重汽隆重推出女神节特别企划专题片——《声音里的她力量》,将镜头聚焦熠熠生辉的女性群像,用真实故事诠释“刚柔并济”的品牌温度。中国重汽以此为纽带,将“她力量”的无限可能融入品牌血脉,在用户心中激荡起深度共鸣。

3月21日至23日,中国重汽以赛事支持商身份登陆F1中国大奖赛,以“Strength to Carry Speed to Lead”为核心理念,携专为赛事打造的两款汕德卡惊艳登场——以跨界融合打破传统,以高端品质驰名全球,向世界展示中国卡车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限创新。此次参展,是中国重汽品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更是将赛车文化融入中国卡车设计之中、将F1的速度和力量转化为中国商用车进化动能的破界实践,让“中国卡车智造”与世界顶级赛事同频共振。

产品矩阵全域开花,交车不断再创佳绩

3月销量的强劲增长,既是用户对中国重汽产品硬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合作伙伴战略协同的辉煌战果。3月中旬,“500台中国重汽豪沃子母车战略签约暨首批200台交车仪式”在宁夏中卫隆重举行,中国重汽豪沃子母车凭卓越实力获得用户青睐,其采用高效燃烧技术与智能电控系统,实现高效运输与节能降耗的双重突破,年省数万元燃料开支!此次双方的强强联合,不仅是技术与市场的深度融合,更是推动西北地区煤炭运输朝着智慧、高效方向发展的关键举措。3月下旬,以“全勤汕德卡 高效王中王”为主题的中国重汽汕德卡G7S工程车新疆区域钻石客户私享会在新疆盛大举行,现场火爆认购112台!汕德卡 G7S 工程车,凭借卓越的性能、可靠的品质和贴心的服务,一经上市便成为新疆工程运输领域的明星产品。此次活动的圆满举行,为疏通区域货运脉络奠定坚实基础,更进一步巩固中国重汽在新疆高端工程车市场的标杆地位。

与此同时,HOWO新能源轻卡地库王凭借颠覆性的创新性能,强势切入市场!以超低车身高度轻松征服地库限高,以超强动力输出无惧满载爬坡挑战,率先凭借“快人一步”的配送优势赢得广大用户喜爱,成为当之无愧的城市物流新主宰。

而在国际舞台,中国重汽同样奏响凯歌——500台皮卡出口南美首批交车仪式在济南章丘举行,首批100台搏胜皮卡从这里启程,驶向赤道之国厄瓜多尔。此次500台搏胜皮卡破浪出海,是搏胜皮卡“硬派实力+精准定位”的双重胜利,更是搏胜皮卡向世界展示中国皮卡竞争力的又一次宣言。

写在最后:首季双冠是中国重汽砥砺深耕、不懈奋进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重汽一往无前、迈向世界的有力见证。当品牌温度融化市场坚冰,当技术利刃切开市场痛点,当中国卡车驶向全球舞台,属于中国重汽的辉煌历程正在续写:以永不停歇的奋进姿态,让“重汽力量”奏响新时代商用车产业的最强音!


(责任编辑:龚磊)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