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喜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量为756.1万辆,同比增长14.5%;汽车销量为747万辆,同比增长11.2%。
受益于前三个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双增,上游产业链公司交出了一份可观的答卷。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记者发稿,A股已有8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全部预喜。其中,预增6家,略增1家,续盈1家。
具体来看,今年1月份至3月份,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林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93.35%至132.02%;成都西菱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000万元至22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68%至117.44%。此外,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源东谷”)、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以上限计)同比增幅均在10%及以上。
双林股份表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终端消费需求保持强劲增长,带动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提升。
长源东谷称,报告期内,商用车市场的主要客户需求稳定向好,同时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公司在保证商用车市场销量稳中有增的情况下,新能源混动缸体缸盖销量稳步提升,带来销售收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品质和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汽车制造商增加对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和更新换代,这将进一步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走高质量发展路线。
双林股份表示,面对汽车行业舒适性、智能化及节能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公司将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产品迭代,满足整车厂对产品性能不断提高的需求,拓展中高端产品应用市场,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拓展相关轻量化差异化产品,稳步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将为其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还呈现小而散的竞争格局。汽车零部件企业一方面可以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并购等措施,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证券日报记者 徐一鸣)
(责任编辑:龚磊)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