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重卡销售26.5万辆 重汽销冠 福田徐工大涨    ·自主产业链渐趋完善 氢能或将重构能源版图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并非“1+1=2”    ·一汽解放以创新科技开启发展新篇章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5日20时至16日20时)    ·春风作伴 开着依维柯聚星去畅享春色    ·新品首亮相 中国重汽轻型汽车登陆第137届广交会    ·山区“运输专家” 解放轻卡爬山虎专治各种不服    ·8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喜    ·我国汽车芯片认证体系再升级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4日20时至15日20时)    ·欧佩克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适配全维场景 曼恩亮相Bauma 2025    ·解放虎VR-果蔬王:卡车人的每日“鲜”行记    ·唐山用户携手江淮1卡帅铃 以信赖勾勒高效物流新图景    ·中国重汽3月重卡销量超3万 同比上涨1.3%    ·横跨四国7000+公里!万里繁星·欧曼银河全球价值品鉴之旅收官    ·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比亚迪重卡全系产品上市    ·高效物流新时代 欧曼银河重卡山东区域上市订车203台    ·依维柯春雷行动多重补贴 聚星EV一车解锁多重身份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动力与续航兼得?揭秘中国重汽HOWO新能源轻卡真实力

2025年04月08日 10:31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在物流运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运价持续走低的当下,新能源轻卡凭借其环保、经济等优势,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然而,对于广大运输从业者而言,动力与续航能否兼得,始终是选择新能源轻卡时最为关注的问题。中国重汽 HOWO 新能源轻卡在实测中给出答案,用数据兑现“真实力”。

动力强劲:一脚电门见分晓

动力性能是轻卡的核心竞争力,而HOWO新能源轻卡在这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该车型搭载了中国重汽自主研发集成式两挡电驱桥,其电机功率高达190kW,爬坡能力大幅提升。在实测过程中,HOWO新能源轻卡的动力表现令人惊艳。起步时,轻踩电门车辆便能瞬间输出强劲动力,提速过程丝滑平稳,毫无顿挫感;高速路段行驶时,标载情况下可轻松提速至100km/h,超车时底气十足,让驾驶者信心倍增。

超长续航:账本数字更真实

对于广大卡友而言,车辆的续航能力直接关系到运营成本和运输效率。中国重汽HOWO新能源轻卡通过全域能耗优化和高效能量管理,实现综合电耗降低8%。为进一步提升续航效率,该车型采用大高顶全包围导流罩,这一设计不仅优化了车身线条,更将风阻系数降低25%以上。行驶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幅减小,能量损耗随之降低,节能降耗与长效续航得以完美兼顾。

真实路况实测中,HOWO 132度新能源轻卡在满载情况下,其S0C电量从100%-0%,续航里程可达367.42公里,百公里能耗约为35.91kWh。中国重汽HOWO新能源轻卡凭借实力定义效率,让“省钱”不再停留在纸面,而是落进卡友的真实账本。

底盘实力:超强承载更可靠

底盘作为车辆的“骨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舒适性。HOWO新能源轻卡底盘配置堪称一流——一次冲压成型的直通大梁,结构坚固耐用,为车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车架采用610L高强度钢作为主材料,车架上下平面均有横梁加固,重载抗扭能力强;板簧支架经过拓扑优化,采用了行业独有的“加强型变刚度等应为板簧+减震器”结构,承载更扎实,防侧倾能力更强。此外,前板簧跨度加长,有限减少行驶过程中对驾驶室的震动,后板簧后倾设计,大幅提高车辆稳定性,舒适性和承载能力均可兼顾,底盘实力毋庸置疑。

写在最后:当物流行业面临效率与成本的双重考验,中国重汽HOWO新能源轻卡以实测真实力交出满分答卷,无疑为运输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全新选择。它不仅让“动力与续航兼得”从疑问变为确信,更让运输从业者在激烈竞争中,找到降本增效的可靠方案。


(责任编辑:龚磊)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