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重卡销售26.5万辆 重汽销冠 福田徐工大涨    ·自主产业链渐趋完善 氢能或将重构能源版图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并非“1+1=2”    ·一汽解放以创新科技开启发展新篇章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5日20时至16日20时)    ·春风作伴 开着依维柯聚星去畅享春色    ·新品首亮相 中国重汽轻型汽车登陆第137届广交会    ·山区“运输专家” 解放轻卡爬山虎专治各种不服    ·8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喜    ·我国汽车芯片认证体系再升级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4日20时至15日20时)    ·欧佩克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适配全维场景 曼恩亮相Bauma 2025    ·解放虎VR-果蔬王:卡车人的每日“鲜”行记    ·唐山用户携手江淮1卡帅铃 以信赖勾勒高效物流新图景    ·中国重汽3月重卡销量超3万 同比上涨1.3%    ·横跨四国7000+公里!万里繁星·欧曼银河全球价值品鉴之旅收官    ·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比亚迪重卡全系产品上市    ·高效物流新时代 欧曼银河重卡山东区域上市订车203台    ·依维柯春雷行动多重补贴 聚星EV一车解锁多重身份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纯电动产品销量大增17% 戴姆勒卡车2024年业绩保持稳健

2025年03月20日 09:31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日前,戴姆勒卡车控股公司(戴姆勒卡车)公布2024年集团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戴姆勒卡车财务业绩稳健,北美和戴姆勒客车业务表现强劲,欧洲和亚洲业务面临挑战。戴姆勒卡车继2023年取得创纪录的财务表现后,2024年业绩因主要市场需求放缓而受到影响,尤其是欧洲的梅赛德斯-奔驰卡车业务。尽管拉丁美洲市场复苏,但这仅部分抵消了欧洲市场的下滑。

  2024年,戴姆勒卡车在全球共售出460,409辆商用车。纯电动卡客车销量大幅增长17%。集团全年收入达541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46.67亿欧元。2024年实体业务的调整后销售回报率为8.9%,实体业务自由现金流增长12%,达31.52亿欧元。每股收益为3.64欧元。2024年订单量为417,131辆,其中梅赛德斯-奔驰卡车业务和亚洲业务细分市场发展积极,2024年第四季度集团订单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5%。

  戴姆勒卡车董事会和监事会将在2025年5月27日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提议,与2023年一样,2024财年的股息不变,仍为每股1.90欧元。2023年中期宣布的第二批股票回购计划已于2024年9月启动,预计将于2025年8月1日前完成。

  戴姆勒卡车预计,2025年集团销量为46万至48万辆。实体业务收入预计为520亿至540亿欧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预计比2024年增长5%至15%。实体业务的调整后销售回报率预计为8%至10%,自由现金流预计比2024年减少10%至25%。总之,与2024年相比,戴姆勒卡车预计2025年集团运营将保持稳健,最终结果将受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发展的影响。

  戴姆勒卡车致力于更稳健的运营,以期盈利能力达到预期水平。为此,集团董事会正在重新审视和调整集团战略,将于2025年7月8日在美国举行的资本市场日上进行报告。为实现集团未来的发展目标,戴姆勒卡车已启动一些先行措施,公司将其在中国和印度的业务与梅赛德斯-奔驰卡车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业务进行了合并。梅赛德斯-奔驰卡车将通过整合公司最先进的生产网络、利用全球研发能力以及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充分发挥其跨区域的资源和成本优势,为五大洲的客户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全球产品,同时在区域之间保持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将使公司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对竞争态势做出更有效的反应,从而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最终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责任编辑:马瀚明)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