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重卡销售26.5万辆 重汽销冠 福田徐工大涨    ·自主产业链渐趋完善 氢能或将重构能源版图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并非“1+1=2”    ·一汽解放以创新科技开启发展新篇章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5日20时至16日20时)    ·春风作伴 开着依维柯聚星去畅享春色    ·新品首亮相 中国重汽轻型汽车登陆第137届广交会    ·山区“运输专家” 解放轻卡爬山虎专治各种不服    ·8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喜    ·我国汽车芯片认证体系再升级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4日20时至15日20时)    ·欧佩克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适配全维场景 曼恩亮相Bauma 2025    ·解放虎VR-果蔬王:卡车人的每日“鲜”行记    ·唐山用户携手江淮1卡帅铃 以信赖勾勒高效物流新图景    ·中国重汽3月重卡销量超3万 同比上涨1.3%    ·横跨四国7000+公里!万里繁星·欧曼银河全球价值品鉴之旅收官    ·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比亚迪重卡全系产品上市    ·高效物流新时代 欧曼银河重卡山东区域上市订车203台    ·依维柯春雷行动多重补贴 聚星EV一车解锁多重身份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汽大通三电齐发 大拿M1、2025款新途EV70、新途EV90上市

2024年09月30日 09:42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近日,上汽大通MAXUS轻客品牌“新途”和新能源轻型车品牌“大拿”双线并进、三车齐发。新能源轻型车领导者“大拿”品牌再迎“实力战将”,全新“智慧高效纯电客车”大拿M1首发上市,新车立足“9座越级空间+同级最低17.5kWh电耗+Euro NCAP顶级铂金安全”等优势,起售价为20.68万元,领先配置叠加诚意之价,助力车主成为赚钱大拿、客运“赚”家。2025款新途EV70携手新途EV90焕新发布,起售价分别为22.65万元与30.9万元。新车搭载宁德时代100kWh超大电池,带来突破510km的CLTC续航,更有最长延保至8年/80万公里的电池质保,成为客运出行的“天花板级”轻客车型。基于上汽大通MAXUS行业领先的Van Life场景化造车能力,无论是高效专家的“大拿”,还是打造MPV级乘用体验的新途EV70、主打高端商务出行的新途EV90,都致力于满足用户全场景出行需求。

  是用户创造美好生活的“赚钱大拿”,更是荣获国际认证和用户口碑的“全球大拿”。主打高效智慧的全球车“大拿”,上市仅一年,不仅助力上汽大通MAXUS新能源轻型车在2024年1-8月实现129.7%的销量同比大增,还拿下欧洲Euro NCAP商用车评级最高铂金荣誉、2024中国新能源挑战赛全能奖等国内外顶级荣誉,实现了市场与口碑的双丰收。而这次上市的大拿M1又以“智慧高效纯电客车”的产品定位完美覆盖了各类客运场景。

  面对不同用户的多元用车需求,大拿M1能提供家庭出游、商务出行、定制旅游客运等客车“行业更优解”。就以国庆假期常遇到的出行场景为例。大拿M1的“2+2+2+3”的4排9座布局,间距最大可达750mm,长途旅行时确保乘客腿部伸展自如;进出后排过道宽度达到了485mm,乘客在车内无需担心拥挤或不便。透光面积达2㎡的隐私玻璃侧窗,既保证了车内充足的采光,又有效保护了乘客的隐私。多人乘坐时,空间装载能力是关键。大拿M1尾部行李区纵深达478mm,空间宽敞,最大可同时容纳9个行李箱,满足“一人一箱”装载需求。同时0.52米超低设计的尾门地板,极大地方便了乘客轻松搬运行李,而尾门的举升功能更是在乘客拿取行李时,贴心地提供了遮阳避雨的便利。

  场景使用越丰富对细节的要求就越高,大拿M1前排副驾区采用翻盖式手套箱+储物网兜设计,为行程所需的各种备品如票据、文具、急救包等提供了充裕且有序的收纳空间。升级搭载的64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驶里程高达405公里,无论是短途的周边游还是长途的跨省旅行,让用户远离续航焦虑,而低至17.5kWh的百公里电耗又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让出行更加经济实惠。此外半小时内极速补电至80%、标配豪车同款电子怀挡以及12.3吋高清触控屏、行业领先的“无感”交互设计、6.6kW大功率对外放电等“大拿”系原有的丰富齐全的配置和功能,大拿M1也进行了精心优化,带来全程更加高效、舒适、愉快的出行时光。

  在日常营运的繁忙街道上,或是家庭出游的蜿蜒山路上,安全始终是悬在每位驾乘者心头的那根紧绷的弦。因此大拿M1在继承了品牌Euro NCAP顶级铂金安全品质的基础上,标配了一系列先进的安全配置。想象一下,当一位营运司机驾驶着大拿M1穿梭在国庆拥挤的高速或景点专线中,突然前方出现加塞、行人横穿等情况,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迅速响应,及时刹车,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悲剧。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如同一位警醒的伙伴,时刻提醒驾驶员保持车道,防止因疲劳驾驶而引发的意外。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则默默工作,确保车辆稳定行驶,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能迅速调整,保障行车安全。胎压监测系统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配置,在路况多变的情况下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实时监控轮胎状态,确保轮胎压力适中,既提高了行车稳定性,又延长了轮胎使用寿命,为用户的钱包也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为解决城市高频运营场景下的续航焦虑问题,此次2025款新途EV70最大的亮点便是三电系统的全面升级。新途EV70豪华版Bus新增搭载宁德时代100kWh高密度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CLTC续航里程高达510km;无论是城际旅游专线、定制客运、公司通勤还是大家庭出行,叠满“续航Buff”的新途EV70都能应对自如;同时在标配液冷、液热等技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情况下,电池质保最长可延保至8年/80万公里,实现营运周期的全覆盖。

  除了“电力十足”,新途EV70还以多方面进阶的产品力与用户共赴“新途”。以豪华版长轴中顶9座车型为例,其超大空间使得座椅前后最大间距达750mm,腿部伸展无忧,后排进出自如,入座毫无“逼仄感”,配合大功率前后冷暖自动空调,哪里都是舒适区。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乘坐体验,新途EV70还配备了豪华皮质独立座椅、后空气悬架,坐享舒适、长途不累;电动移门和电动踏步的配置组合,也让乘客上下车更具仪式感和便利性。在保证乘员空间的同时,其行李区纵深最大也可达435mm,轻松容纳9人行李,由内而外、从前到后营造“头等舱级”的出行体验。

  在保障用户乘坐舒适性外,安全更不容忽视。新途EV70搭载包括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变道辅助及车道保持等在内的L2.5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主动安全落到实处,与新途EV90在严苛的欧洲Euro NCAP安全评级中荣获“黄金”等级,处于榜单第一梯队。

  新途EV90此次各车型动力电池全面提升,其中最受高端商务客运青睐的15座加长轴高顶车型也同样全新搭载了宁德时代100kWh大容量电池,全系CLTC综合续航里程高达465km。同时作为国内首个量产应用高效六合一电驱的商用车,新途EV90除了电池升级外,电机也实现了170kW最大功率、330N·m最大扭矩的强劲动力,媲美2.0T发动机,同级领先。

  新途EV90搭载了12.3吋高清触控大屏,科技感拉满。另外还全系标配LED自动大灯、新增电子驻车功能和电子怀挡,9座车型标配主驾座椅10向调节等多项同级专属亮点配置和功能,豪华旗舰皮质包裹式座椅,让多人出行不将就,每一座都得到贴心照顾。

  凭借全面且出众的产品力,上汽大通MAXUS“新途”轻客已“名满”全球市场。在竞争激烈的欧洲,新途EV70和新途EV90荣获Euro NCAP“黄金”评级,再加上大拿V1的“铂金”荣誉,三款轻客产品在安全领域“顶峰相见”,让上汽大通MAXUS“最安全轻客品牌”称号实至名归。

  实际销量表现也颇为亮眼。在发达的欧洲市场,今年1-7月,上汽大通MAXUS在德国轻型商用车细分市场占据了5.7%的显著市场份额,燃油旗舰车型新途V90以31%的增长速度远超整个大型厢式货车细分市场。同期,以新途EV90为代表的新能源大VAN在英国、挪威、瑞典、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均以高市占率位居第一、第二,以新途EV30为代表的新能源中小VAN在爱尔兰、奥地利、土耳其等地同样位居前二。同时在澳洲,新途V90已连续两年稳居市占率第一,打破德系长达23年的霸榜局面。在南美智利,新途EV系列同样持续畅销,已助力品牌连续三年蝉联智利EV市场榜首。

  上汽大通MAXUS致力于为全球市场和用户提供更高品质、更高性能、更智慧、更高效、更安全的商用车出行方案。未来,“新途”“大拿”双品牌也将继续与用户携手并进,推出更丰富、更高品质的产品,为用户更美好的出行生活全面赋能。


(责任编辑:马瀚明)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