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重卡销售26.5万辆 重汽销冠 福田徐工大涨    ·自主产业链渐趋完善 氢能或将重构能源版图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并非“1+1=2”    ·一汽解放以创新科技开启发展新篇章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5日20时至16日20时)    ·春风作伴 开着依维柯聚星去畅享春色    ·新品首亮相 中国重汽轻型汽车登陆第137届广交会    ·山区“运输专家” 解放轻卡爬山虎专治各种不服    ·8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喜    ·我国汽车芯片认证体系再升级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4月14日20时至15日20时)    ·欧佩克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适配全维场景 曼恩亮相Bauma 2025    ·解放虎VR-果蔬王:卡车人的每日“鲜”行记    ·唐山用户携手江淮1卡帅铃 以信赖勾勒高效物流新图景    ·中国重汽3月重卡销量超3万 同比上涨1.3%    ·横跨四国7000+公里!万里繁星·欧曼银河全球价值品鉴之旅收官    ·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比亚迪重卡全系产品上市    ·高效物流新时代 欧曼银河重卡山东区域上市订车203台    ·依维柯春雷行动多重补贴 聚星EV一车解锁多重身份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智“赢”成人礼,第十八届北京车展今日开幕

2024年04月25日 07: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4月25日,第十八届北京车展正式拉开帷幕,在迎来成人礼的同时,也将见证汽车行业从新能源到智能化的持续演进。

  作为全球车市的桥头堡和风向标,本届北京车展吸引了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携全新产品以高规格参展,全球首发车117辆,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0辆;概念车41辆。新车密集发布,无疑将极大激发市场热情。

  时隔4年,北京车展终于迎来回归。4月25日,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2024北京车展”)正式拉开帷幕,无疑成为业内人士了解车市新动态的最佳平台。

2024北京车展现场

  自1990年创办以来,北京车展每逢双年在北京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6届。在此期间,北京车展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实现由幼稚向成熟、由薄弱向壮大的跨越式发展。中国车市也从1990年的50万辆,发展到如今3000万辆的规模。

  北京车展主办方表示,历届北京车展得到了国内外知名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在业内享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现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在中国每两年一次的重要展示活动和引领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展会。

  因疫情原因,2022(第十七届)北京车展遗憾未能举行;如今,第十八届北京车展重磅回归,在迎来成人礼的同时,也将再次见证汽车行业从新能源到智能化的持续演进。

  正如当前业界普遍认为的,汽车电动化上半场已经驶入快车道,智能化下半场正在换挡提速;展望未来,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是发展方向,只有打好电动化的基座,才能建好智能化的高楼。

  不止于此,作为全球车市的桥头堡和风向标,第十八届北京车展将迎来密集发布的新车,无疑将极大激发市场热情。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0.6万辆和6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4%和10.6%。中汽协预测,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同比增长在3%以上。

  连续走高的市场销量和人气,令重新回归的第十八届北京车展备受关注。公开信息显示,第十八届北京车展展会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吸引了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携全新产品以高规格参展,全球首发车117辆,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0辆;概念车41辆。

  具体来看,一汽红旗、东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JAC江汽集团等自主品牌将参展,集中展示最新研发的技术和产品,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自主品牌强势出击的背后,是市占率快速提升为支撑。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39.2万辆,同比增长26.4%,市场份额为59.6%。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品牌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在新车开发速度和产品竞争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近几年的市占率也在不断提升,相信未来还有提高空间。

  与此同时,部分国际车企正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如把研发团队放到中国,以更快适应消费者需求,同时发挥中国的供应链作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一定值得全球车企继续投入,”有分析称。

  本届北京车展上,包括宝马、奔驰、奥迪品牌,大众汽车品牌、smart、腾势、福特汽车、上汽通用汽车、林肯、沃尔沃、捷豹路虎、丰田、本田、日产、现代、极星Polestar,以及江铃汽车等国际主流汽车品牌将参展。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优势正进一步放大。截至2023年,中国新能源市场规模已连续9年问鼎全球;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11.5万辆和2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市场占有率达到31.1%。而本届北京车展的新能源参展规模再上一层楼,参展新能源车型达到278辆。

  聚焦新时代,新汽车的新能源品牌蔚来、小鹏、赛力斯、哪吒汽车等强势上阵。其中,理想、鸿蒙、小米、阿维塔、深蓝汽车、智己汽车、昊铂、iCAR、极氪、极越、零跑、飞凡汽车、远航汽车、极石汽车、创维等品牌首次亮相北京车展。

  此外,2024北京车展零部件集中展示汽车部件及组件、电子及系统、新能源及智能网联等三大主题,吸引13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知名零部件企业和科技公司参展。“从产业化到规模化,从市场化到全球化,汽车行业整零企业供应链关系也正在由垂直转向共生,正在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北京车展主办方表示。(中国经济网记者姜智文)


(责任编辑:陈梦宇)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