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飞手打造 吉利雷达推出651km长续航飞手版    ·江淮1卡3月热势高涨,频频交车引领高效物流发展    ·联合重卡与长春晟源物流合作 首批燃气中置轴轿运车交付    ·中国重汽轻型汽车强势登陆三大房车展,演绎移动生活新风尚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3月30日20时至31日20时)    ·“芯”悦诚服 深度品鉴解放智慧动力域GD300-3.0    ·业绩跑赢重卡行业 中国重汽2024年归母净利大增37%    ·前两月工业企业效益稳定恢复 利润降幅收窄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3月27日20时至28日20时)    ·智能化发展需谨防数据风险,商用车智驾更具“安全性价比”    ·广州拟停运6条BRT线路 快速公交系统过时了吗?    ·缺陷汽车如何召回?收费吗?市场监管总局解读    ·现场放豪言 百台试用车 长城重卡发布Hi4-G混动技术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汕德卡智能系统给出满分答案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调查:不规范拆解带来隐患    ·豪沃重卡助力圆鸿物流降本增效,打造跨境运力新标杆    ·跑出速度与激擎 解放轻卡大力王创富全能    ·小马智行发布2024全年财报 三年总营收15.3亿元    ·比亚迪史上最强财报出炉:营收7771亿、现金储备1549亿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3月25日20时至26日20时)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公安交管8项新措施实施 215.3万车主申领电子行驶证

2024年07月02日 10:00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7月1日起,试点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摩托车登记“一证通办”、交管业务网上精准导办服务等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正式推行。改革新措施实施首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办理涉及改革新措施业务680多万笔。

  北京等60个城市试点行驶证电子化,215.3万名车主享受电子证照应用便利。北京、天津、苏州等60个城市试点推行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7月1日当天,试点城市通过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为215.3万名车主核发电子行驶证,为机动车所有人以及相关行业和管理部门提供在线“亮证”“亮码”服务。群众在办理交管业务时,可出示电子行驶证办理车辆登记、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业务,无需再提交纸质行驶证,更加便利群众办事和驾车出行,更好服务企业行业发展。

  摩托车登记“一证通办”等4项减证便民新措施精准落地,惠及6.7万名群众。1100多名摩托车主凭居民身份证跨省异地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等业务,免予提交暂住地居住证明。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通过“交管12123”APP,向6.3万名报废机动车车主发放机动车注销证明电子版,更加便利群众网上申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65个城市试点推行快递上门服务便利群众办事。2700多名群众享受到优化驾驶证重新申领考试科目带来的便利。

  优化城市路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措施顺利推行,更好服务保障群众美好出行。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优化城市路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拓展非机动车等候空间,科学设置机非隔离设施,引导非机动车有序等候、顺畅通过,减少通行干扰。北京市已有100余个路口采取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措施,便利非机动车安全快捷通过。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多个城市在200多个路口推广慢性一体化设计,有效提升非机动车通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网上精准导办等2项“互联网+交管”服务措施稳妥运行,为400多万群众企业提供精准便捷网上服务。依托“交管12123”APP为458.3万人提供业务告知导办服务,实现群众“一次登录、全项提示,一件待办、全程引导”。3.3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法人、安全管理员在公安交管部门开通“交管12123”APP单位用户版账号,减少往返窗口办事负担,降低办事成本。


(责任编辑:马瀚明)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