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进一步加强旅游包车客运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对加强汛期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强化暑期旅游客运服务供给,做好恶劣天气防范应对等工作进行部署。
通知强调,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加之暑期临近,旅游出行明显增多,旅客客运安全风险和服务保障压力加大。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做好旅游包车客运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紧盯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关键环节,细化完善安全监管和事故防范措施,完善旅游包车客运服务供给,确保压力传导到位、措施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保障旅客出行安全。一是加强驾驶员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岗前教育、继续教育和实操演练,通过信息化手段做好安全提醒提示,关心关爱驾驶员身心健康,不断提升驾驶员安全素质、驾驶能力和突发情况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加强旅游包车技术管理,针对夏季运输特点,做好车辆油路、电路、轮胎、制动等关键设施设备检查,做好车辆维护保养,规范客车停放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防车况失管失控。三是加强旅游包车客运备案管理,严控长距离、长周期、途经地与目的地走向不一致的省际包车牌核发。严格落实安全告知、禁限运物品查控等要求,加强车辆和驾驶员动态监控,加大旅游集散中心、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四是优化旅游客运服务供给,结合旅游资源分布和节假日客流特点,丰富高品质个性化旅游客运服务供给,多渠道满足旅行社用车和游客出行需求。引导游客选用合规优质的服务供应方,促进形成“正规车、正规社、正规导”的市场格局。五是做好恶劣天气防范应对,加强与气象、公安、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信息共享,建立恶劣天气预警预报协同联动机制。督促旅游包车客运企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完善极端天气下的停运机制,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的要及时停运,杜绝冒险运输、涉险运营。
(责任编辑:马瀚明)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