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清:汽车产业新一轮国际化窗口期已打开
2024年3月26日-28日,2024中国商用车论坛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以“新步伐·新成效·新提高,助力商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基于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和创新需要,以创新促改革、促转型、促发展,助力商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魏文清在3月28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三:提升国际化能力,助力商用车海外发展”上发表演讲。
魏文清首先通过举例的形式分析指出,从全球商用车历史经验来看,国际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企业实力体现。需要在全球市场中有广泛的销售区域,并且在海外均设有生产基地。因此,他认为我国商用车企业国际化发展迅速,“但还没有世界一流企业”。
魏文清分析指出,从全球商用车未来角度来看,我国出现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和成为商用车强国前景可期。他表示:“国际化成功需要窗口机遇、比较优势、本土化和战略定力。”
他认为,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遇的科技变革,全球汽车产业新的国际化窗口期已经开启。而中国具有至少两大比较优势。第一个比较优势是国内大市场的天然优势。中国商用车占据全球市场1/4左右,商用车是规模效应产业,国内大市场为出海销售和生产提供一个强大的分摊基础,为商用车海外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魏文清表示,另外一个比较优势是靠自身努力而来“三化”方面的后天优势。我国2022年新能源厢式车、货车和客车全球份额分别为42.7%、86.6%和83.0%;L2实现批量使用,L4在特定场景得到应用,处于世界水平;车联网装载率在全球处于第一层级。
魏文清坦言,我国商用车行业存在短板。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国商用车企业在网联商用车后市场服务实际应用中有较大差距,后市场占总收益比值只有10%多一点,国际一流企业达到60%以上。海外应用场景更加复杂,应用比例提升更具挑战。
魏文清认为,国际化窗口已经打开,商用车行业已形成一定比较优势,未来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比较优势,加快本土化本土化布局,保持国际化战略定力。为了消除碳足迹和数字管理等新的贸易壁垒,本土化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我国汽车企业海外本土化已经起步,正在不断进阶中。未来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高水平开放,做好长期可持续国际化发展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
(责任编辑:马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