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日反思:该“无”的是什么车?_中国商用汽车网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当前位置     中国商用汽车网 > 服务站 > 首屏区 > 交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无车日反思:该“无”的是什么车?

2011年09月22日 09:58   来源:成都日报   


        绿道、车道、发展之道

        □九木

        每年一度的“无车日”自然是公众表达对汽车态度的时间。但“无车日”不能停留在态度或者观念上,改变观念需要有改变观念的条件。比如今天这个“无车日”,在成都的南面,国际车展照样如火如荼。“无车日”后,最让人期待的就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市民的行动、政府的行动,当前的行动、未来的行动,执行政策的行动、制定政策的行动。这样的反思才有意义。

        提“无车日”,无论是出于环保,或者出于现状,都是一种无奈之举。就现状而言,最大现状就是中心城市无城不堵。而堵车与其说是车多造成的,不如说是城市规划造成的。这样说,不是武断,是客观事实。我们过去的规划在理念上,“人”的分量很轻。也就是说,“人性化”不足,城市规划更多是从功能而非人性的角度制定标准和原则,比如街道更多考虑车辆行驶而限制了人的活动,这样下去城市将没有人走的街,只有车行的路。片区规划往往先考虑产业和道路,不规划人的活动半径,结果,不少人一天不少时间都在路上。相比之下,国外一些城市的规划布局,很多都是以人的活动(生活、工作、消费、学习、休闲)为半径来设计的。这样的规划之下,很少有人疲于奔命,也很少堵车。

        从环保角度也是一样。比如,汽车尾气重,我们主张不买车、买小排量车,可实际生活和交际中,有车、有豪车成为地位的一种象征;再如,主张多坐公交、多骑自行车,甚至多走路,但是,现实中不乏道路不通、路途遥远、公交拥挤;我们现在大力提倡低碳出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这是好事,可是,低碳生态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在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如果我们的房地产商依然动辄几百亩的“巨无霸”楼盘,里面没有市政道路,城市配套进不去,市民吃、学、玩、购十分不方便,这样怎么实现低碳?

        成都市正在大力修造绿道,将行人的道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自由进入,这样的绿色空间通道现在修了不少,但对居民的日常上班工作没有多大作用。当然,这事还在起步阶段,我们不期望一蹴而就,只是希望不要“为了建绿道而建绿道”,要认真研究道路设置、作用、实际使用效果。不要把绿道做成一场“秀”,而是要把修绿道当成一个重大的改变——观念的,管理的,规划的改变。真正让发展观念从关注车道转移到重视绿道上来,从一味关注产业发展转变到兼顾人的发展。

        绿道、车道,折射了发展之道。改变规划理念,提供绿道畅行的条件,让“无车日”的理念不再仅仅是个理念,这应该是“无车日”反思内容之一。
 


        公车无私用是最佳“无车日”

        □巴桂树

        要避免“无车日”成为“轰轰烈烈一天、冷冷清清一载”的尴尬场面,需要从严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和国企的公车入手,大幅挤压公车的出场率,这样,城市拥堵与减排不力的状况就可能会得到极大改善。记得前些年原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推算的“全国开展‘无车日’活动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的数字。这几年全国机动车拥有量仍在增加,想必单就“一日无车”,这个有害气体减排量又增加了不少。若一年不是仅一天无车,每周一次无车,有害气体减排量还会更大。

        如果所有未有特殊执勤公务的干部都坐公交或骑单车上下班,或许两三公里内走路上班,这样的形态是公众乐见的,也是他们眼中的最美也是最恒久的“无车日”。因为这对城市有害气体减排贡献明显,而且还会起到效范作用,并将连续拉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层级,从而带动更多车主,加入少开车、多低碳出行的滚滚洪流中。而更为重要的是,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也会得到缓解。

        那么如何管好公车,防范公车私用呢?我们需要法律性、制度性和监督刚性的整治公车私用的措施跟进。

        全国政协委员冯培恩和刘光复曾在全国“两会”上称,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费用达2000多亿元。据测算,公车用于公务的时间仅占三分之一,其余时间被用于一些公职人员的私事上。两名委员所称不缺现实镜头照应,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会发现,由于油价上涨,“轿车一动、油费惊人”,这使得奔驰在大街小巷的轿车队伍中,常发现公车之影,而且我们无法区分这些公车究竟是公用还是私用。原因很简单,这些公车烧“公油”或许会心痛,但不会如烧“私油”强烈。

        实际上,公车运行无国别,若监管缺失,任何一辆公车都有“私奔”欲望,而且这种冲动只会越来越强烈。之所以我国一大群公车好“私奔”这一口,只因当前“公车们”被监督的体系设置仍显疲软。公车管理,实则是一场权利与利益的较量。所以,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公车私用问题加强管理,并寻求解决途径,为城市减排与治堵开路,已成为社会共识。有严管公车先行,“无车日”才会增多,才会使公仆以身垂范,将节能减排的能源忧患意识注入民间。

        当“第三城”

        遭遇“无车日”

        □刘铮

        “无车日”到来之际,正值成都国际车展日期间。成都号称全国私家车“第三城”,车展期间汽车销量自然可观。有人觉得,销量固然可喜,不过最好低调面对,因为正好“撞”上“无车日”,这或多或少有些尴尬。

        深究下来,这一尴尬,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即应该如何和谐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不仅仅是汽车,事实上,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是如此。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它既关系到我国当前的发展,更事关可持续发展。客观而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但反过来又可以为环境资源的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动力等方面的支持,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是实现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这个前提下,中国遵循的是坚持发展的优先性原则,即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根据2010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成都市是年已拥有各种机动车辆259.9万辆,比上年增长9.1%;其中私人拥有汽车139.6万辆,增长27.2%。毋庸置疑,汽车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成都整体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柱。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成都的汽车产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如今,成都正从一个汽车消费之城慢慢成为一个汽车制造城。

        因而,对于汽车带来的诸多问题,应该仔细分辨。一方面,包括汽车在内的许多现代技术型生活方式,比如地铁、高铁,都是便利和问题相生相伴的,汽车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汽车给环境和社会生活带来的问题,也并非不可逆转、不可克服,社会观念、体制以及技术本身的进步,其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减轻乃至避免伴随汽车文明而来的一些负面因素。无可否认,数量众多的汽车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但这并非交通拥堵的唯一原因。所以,“无车日”并非要让汽车从城市彻底消失,而是本着科学的态度正确引导节能减排和缓堵,让汽车与人、城市、自然更加和谐地相处。

        事实上,成都正是中国“无车日”活动的首办城市。城市的建设,是为了让人类生活更美好,我们固然不能饮鸩止渴,但同样不能因噎废食。

(责任编辑:栾英剑)

我要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