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2025年贺岁短剧:定格幸福时光 传递爱与温暖    ·2024中国商用汽车产业盘点——产品篇    ·2024年一汽解放整车销售破25万辆 连续九年中重卡份额第一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1月26日20时至27日20时)    ·2025年北京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4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    ·2024中国商用汽车产业盘点——企业、品牌篇    ·见义勇为 破窗救人!解放卡友再出手    ·依维柯春节热卖 换新补贴至高78900元    ·交通部、人社部:发挥交通运输就业带动力    ·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八部门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    ·四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推动新能源车险愿保尽保    ·因线束固定隐患 上海申龙召回65辆纯电动客车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1月25日20时至26日20时)    ·“星火计划”稳步推进 依维柯聚星以品质赢认可    ·全系让利至高30000元 南京依维柯开年盛惠开启    ·产品竞争力凸显 江淮轻客2024年全球销量创新高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1月23日20时至24日20时)    ·创富伙伴如何选 上汽大通新途V80打个样    ·推进电动智能化集成 时代新安发布坤势底盘    ·【新春走基层】墨香春运途 上海虹桥机场凸显中国年中国韵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2025年北京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4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

2025年01月26日 15:22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据北京市交通委消息,1月26日,北京市发布2025年小客车指标配额和配置比例,2025年北京市小客车指标配额为10万个,其中普通小客车指标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8万个。此外,为回应无车家庭用车需求,增强市民获得感,推进购车指标精细化差异化管理,鼓励汽车新能源化,将于5月26日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4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

  2025年北京市小客车指标配额为10万个,其中普通小客车指标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8万个。

  具体配置比例如下:

  普通小客车指标中,家庭和个人指标额度共计19200个, 采用家庭和个人同池摇号方式;单位指标额度800个。普通小客车指标于6月26日、12月26日分两次配置,每次1万个。

  新能源小客车指标中,家庭指标额度58400个,个人指标额度14600个,单位指标额度4000个,营运指标额度3000个。家庭、个人和单位新能源小客车指标于5月26日配置。营运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在年内依行业主管部门申请进行配置。

  此外,今年本市将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4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按照定向增发工作安排,5月26日将随常规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结果一并公布积分排序入围的家庭名单。家庭申请人可登录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具体查询。

  增发指标的配置方式为,在常规配置完成58400个家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后,继续按照家庭总积分由高到低排序,总积分相同的家庭,以家庭申请人中最早在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注册时间的先后排序,面向前4万个无车家庭配置。

  积分排序入围的家庭,将由本市有关部门开展亲属关系和婚姻状况核查,具体工作安排将于2025年5月26日公布,届时,家庭申请人可登录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具体查看。通过核查的“无车家庭”可登录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下载打印《家庭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确认通知书》。

  本市交通部门将继续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支撑、多种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综合交通体系,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强化交通精细化治理,鼓励引导绿色出行,综合施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保障市民平稳有序出行。


(责任编辑:马瀚明)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