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启新程 中国重汽汕德卡交车喜迎开门红    ·从 “物流之都” 到 “桥头堡” 欧曼银河绽放科技之光    ·日产汽车深陷亏损泥潭:合并失败与重组压力加剧困境    ·新能源车在蛇年如何挖深护城河    ·解放爱领航温暖守护 录取通知书背后的万里征程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2月12日20时至13日20时)    ·2025深圳国际商用车生态博览会将于2月28日举行    ·迈向新征程 中国重汽豪沃重卡亮相临沂    ·东风与长安重组新集团 折射汽车央国企改革之坚决    ·国家发展改革委: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    ·引领物流行业新变革 一汽解放新JH6上市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2月11日20时至12日20时)    ·四地联动 一汽解放新JH6全面焕新升级上市    ·变更完成!金龙汽车正式100%持股厦门金旅    ·开门红!福田汽车2025年1月中重卡销量增18%    ·科技与舒适的完美邂逅 欧曼银河全球价值品鉴之旅临沂站    ·携手共探绿色运输未来 首批10辆曼恩纯电卡车在德铁信可投运    ·现场认购1192台!中国重汽汕德卡宁夏区域合作伙伴年度盛典举行    ·依维柯得意创造了中国轻客史上的多个第一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2月10日20时至11日20时)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公安部: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 驾驶人达5.42亿人

2025年01月17日 13:57    来源: 中国商用汽车网    

  据公安部统计,202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其中汽车3.53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5.4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5.06亿人。2024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583万辆,新领证驾驶人2226万人。

  机动车新注册登记量连续10年超过3000万辆,新注册登记汽车2690万辆。2024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583万辆,比2023年增加104万辆,增长2.98%。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2690万辆,比2023年增加234万辆,增长9.53%。自2015年以来,机动车新注册登记量已连续10年超过3000万辆。

  全国9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全国有96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与2023年相比增加2个城市,其中45个城市超200万辆,26个城市超300万辆,成都、北京、重庆、苏州、上海、郑州等6个城市超过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全年新注册登记1125万辆。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20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0.34%。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与2023年相比增加382万辆,增长51.49%,从2019年的120万辆到2024年的112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汽车转让登记数量持续增长,二手车交易市场活跃。公安部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推出便利异地交易登记等系列改革措施,更好促进二手车流通。2024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办理机动车转让登记业务3750万笔。其中,汽车转让登记业务3502万笔,占93.40%。自2020年以来,全国二手汽车交易登记量已连续5年超过汽车新车上牌量。

  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5.42亿人,新领证驾驶人超2200万人。截至2024年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5.4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5.06亿人,占驾驶人总数93.46%。2024年,全国新领证驾驶人2226万人。

  网上办理车辆和驾驶证业务1.13亿次。2024年,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推行补换领牌证等交管业务“足不出户”网上办,全国网上办理补换领驾驶证行驶证、发放临时号牌等业务1.13亿次。另外,2024年公安部全面推行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已有超1亿车主通过“交管12123”APP申领电子行驶证。


(责任编辑:马瀚明)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