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宁集团新成员 安驰展示商用车电池智造能力
2024年07月18日 09: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日,耀宁新能源安驰(智芯)无双电池品鉴之旅在江西上饶/鹰潭开展,这是安驰加入耀宁集团后首次对用户的开放活动,来自全国的远程汽车经销商共同参与品鉴之旅,探寻安驰智芯电池背后的智造故事。
安驰科技46.08kWh无双动力电池,拥有IP67标准的防护安全等级、获得了GB 38031安全性能检测,热管理模式上采用自然冷却+加热膜方式,在极寒酷暑的环境下车辆也能应对自如。20%电量快充至80%仅需要12分钟,采用穹顶式安全屋防护设计,配备航天级材料,保障用户财产及生命安全。目前主要应用在大型商用汽车。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投资超40亿元,一期二期占地183亩、三期占地230亩、鹰潭基地占地350亩。安驰科技专注于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电池和系统、储能电池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
耀宁科技集团成立于2020年12月,公司专注于新能源前瞻技术研发与传统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保障造车供应链的各类需求,是一家致力于成为新能源与汽车产业领域生态主导型企业。
(责任编辑:龚磊)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