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用户为本,打造领先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冯兴亚预计,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总体规模将从2023年的2606万辆上升到2030年的2800万辆。未来中国品牌将走向和外资品牌开放合作的新阶段,在塑造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新体制蓝图中,汽车产业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鲜明标志,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新能源汽车已跨越电动化的“起跑线”,正迈向智能网联化的“下半场”,开启更高阶的竞逐。在尤峥看来,技术创新是竞争淘汰赛胜出的“王牌”,造车的长期主义是技术创新、为用户创造价值。李明表示,在未来二十年软件定义汽车的全新时代,中国必将打造出领先全球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过去的二十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由小到大的二十年。时代变迁,汽车行业在砥砺奋进、创新求变中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日前,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尤峥在第二十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品牌勇担做强民族汽车品牌的使命,加速实现自主发展,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加快向中国转移,海外出口及市场布局提速,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尤峥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预计,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总体规模将从2023年的2606万辆上升到2030年的2800万辆。根据中汽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的乘用车销量741.9万辆,市场份额超60%,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已超越合资品牌成为市场主导。
技术创新是竞争淘汰赛胜出的“王牌”
新能源汽车已跨越电动化的“起跑线”,正迈向智能网联化的“下半场”,开启更高阶的竞逐。在尤峥看来,技术创新是竞争淘汰赛胜出的“王牌”,造车的长期主义是技术创新、为用户创造价值。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兴亚
二十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最初的追赶者发展到现在的领跑者,核心技术与产业化实现了全球领先。“面向未来,中国汽车产业正走在关键节点,”冯兴亚指出,“中国车企如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夯实来之不易的新优势,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是摆在当前的关键课题。”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明建议,加速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针对目前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实施自主突破,如开发国产化设计软件、提升关键部件国产化替代能力。同时,联合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碳足迹的管理,实现协同减碳,打造具有绿色低碳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李明
李明表示,在政策层面,要继续强化共性技术的攻关,在政府主管部门主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遇到卡脖子的共性问题,如人工智能、全固态电池等,需要全行业甚至跨行业联合,通过集中力量攻克技术瓶颈,解决了共性技术,就能在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时期提供更多保障。
出海新阶段,提高国际化运营能力
当前,中国品牌正围绕国际化、品牌文化、资本融资、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持续提升出海能力。冯兴亚认为,未来中国品牌将走向和外资品牌开放合作的新阶段,在塑造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新体制蓝图中,汽车产业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鲜明标志,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李明也表示,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快速崛起,加速高端化突破,在未来二十年软件定义汽车的全新时代,中国必将打造出领先全球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CTO 王远力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CTO王远力指出,中国汽车要走出去,必须要建立高科技、高质量以及低碳环保的品牌形象,不能让中国产品成为低价格低品质的代名词。与欧、美、日传统汽车强国相比,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忠诚度尚需提升。
冯兴亚建议,在政策上,要完善出海支持政策,提高企业国际化运营能力;国家对重大关税以及贸易壁垒进行协调,推动自主品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针对可能存在的海外双反调查、跨境诉讼、数据安全等共性问题,也希望有关部门对车企给予指导。
另外,李明呼吁,汽车企业要加强抱团取暖,通过资本、技术、市场、供应链等合作,建立对外投资的共同体,聚集上下游优势企业共建海外产业园,持续强化属地化运营,共同打造和维护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形象,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我们的中国汽车做出积极的贡献。
以用户为中心,拥抱开放合作
“当前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在所难免,破除行业内卷的关键,是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与一流的合作伙伴深度共创合作,通过持续的科技与产品创新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并真正为消费者创造附加价值。”李明表示。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张晓宇
如今,汽车产品不停进化,成为智能的、移动的生活空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张晓宇认为,下一轮核心是以AI加持的数据飞轮效应,形成更好的、因人而异的体验,拥有更多的用户,形成规模经济,加上生态的延伸,汽车产业将从本质上发生变化。
对此,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刘宇指出,传统制造企业的能力已难以完全覆盖这些领域,因此,除自身可控部分外,还需大量的开放、合作与创新,基于新的目标人群、使用场景以及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来推动产业进步。“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加持的时代,开放、创新、合作形成新的产品组合和更多体验是必然趋势。”
北汽集团副总经理 刘宇
例如,作为用户生活的第三空间,用户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快速从A地到B地,而是如何更安全、更健康地驾驶。刘宇直言,消费者迟早会将高等级自动驾驶视为标配,车企应基于场景驱动产品定义,使车更具个性化,当然“这是大众市场的个性化,而非小众市场的个性化”。(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梦宇 图片来源:官方供图)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