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价格战”,中国车企向全球市场要份额    ·人事调整|刘艳红、彭原璞进入东风汽车领导团队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遭多方强烈反对    ·赚钱有道 豪沃TX7燃气车是山西卡友王师傅的“底牌”    ·焕启新程 赋界诚实二手商用交易基地签约仪式举行    ·脚踏实地做大商贸业务 他携手江淮1卡帅铃闯出自己的事业    ·江汽集团5月销量为3.46万辆,环比增长8.37%    ·汽车以旧换新 “换”出市场扩容与流转畅通    ·“出海”挖掘新增量,汽车智能化将成购买关键点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6月12日20时至13日20时)    ·燃情一夏!六月解放福利接“粽”而来    ·江淮1卡携手图达通,实现无人车示范运营    ·同频共赢!解放新能源轻卡经销商座谈会成功召开    ·专家热议:激发新质生产力,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而“卷”    ·国家统计局:5月新能源、燃油车价格降6.9%和5.2%    ·中国重汽皮卡如何开启乘用化转型升级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6月11日20时至12日20时)    ·自动驾驶正处于规模化应用前夜    ·《保险汽车风险测试规程》系列标准发布    ·引领动力节气新突破 解放新品搭载双16智慧动力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辩证看待“价格战”,中国车企向全球市场要份额

2024年06月13日 16:0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姜智文

  在李学用看来,车企不打“价格战”不可能,这是市场经济行为,但以牺牲价值作为“价格战”的前提不可取,要在对应的价格中给消费者创造最优价值。杨学良表示,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依法健康竞争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李云飞强调,中国品牌走向海外有三个阶段,近几年在产品和技术出海方面做得很好,目前正经历第三个阶段,那就是品牌出海。“中国汽车产业要想立足于未来,必须打造一个世界汽车企业。”李学用说。

  “‘价格战’是好事也是坏事,市场化程度高、法律严格、市场公平透明竞争,对车企和消费者都是好事,反之就是坏事。”杨学良表示,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表现在投入产出比方面,要实现比较好的经济效益,要可持续发展,要有后劲。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

  在近日举办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用和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就当前车企“价格战”,以及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前景等问题加以详细解读。

  辩证看待“价格战”,健康竞争方能赢得尊重

  近年来,中国车企之间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有数据统计显示,去年汽车平均市场终端成交价,比前一年下降约15%;今年1-4月又下降约10%,两年累计下降约25%。“放眼过去,全球汽车产业以及长周期制造业都绝无仅有。”杨学良表示。

  李学用感叹道,最近的中国汽车市场确实非常不容易,大家都很“卷”。“大争之世,不破不立,这几年内卷给中国品牌带来了很大的机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466.4万辆,同比增长26.7%,市场份额为60.7%。

  “2019年中国品牌市占率约33%,如今已经提升至60%,相信未来两年可能达到8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李云飞表示,众多优秀的中国品牌要去做增量,向燃油车和合资品牌要份额。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用

  李云飞指出,这就需要车企提供好价值,具体包括好技术、好产品和好价格。好产品需要更多的技术赋能,车企须提供差异化技术,通过颠覆性的独特体验形成产品和品牌区隔。“与其他车企相比,如果你的产品仅在外观、LOGO和价格上有所不同,肯定没有未来。”

  在李学用看来,车企不打“价格战”不可能,这是市场经济行为,但以牺牲价值作为“价格战”的前提不可取,要在对应的价格中给消费者创造最优价值;严重内卷的“价格战”,帮助中国品牌不断崛起,实现了中国品牌在科技进步、成本优势上的价值体现;从“价格战”到“价值战”,体现了对长期主义的理解和坚持,只有通过技术不断体现产品价值,才是未来之路和长期主义。如今“价格战”进入下半场,其实是长期主义追求价值的开始。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依法健康竞争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杨学良说,“中国已经取得智能电动汽车成果,依法健康竞争才能得到巩固;无谓的过度去卷,最后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有时候当卷到另一个极端,也很难赢得自己员工或者同行的尊重。”

  安全是基本前提,中国车企向全球市场要份额

  “无论是价值竞争还是技术竞争,安全是汽车产品的基本前提。”杨学良强调,汽车性能与安全科技是车企不断挑战物理极限,追求性能、配置、成本、挑战最优应用组合的科学探索,这需要实践的总结和时间的沉淀。安全是吉利的第一优先级,无论是电动化技术,还是智能化技术的安全,一个都不能少。

  对于安全这一话题,奇瑞也有类似的见解。李学用表示,奇瑞的目的是要打造每一个车型都是全球车型,所以不管是混动、纯电还是燃油,均要在同时满足世界各种苛刻的路况下进行验证,保证每一个车型都能够满足全球标准;我们通过自虐式、偏执、疯狂的试验,保证用户安全。

  这背后,“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核心是着眼全球,全球布局能力将决定企业价值是中国价值还是全球价值;决定企业是中国企业,还是世界企业。”李学用说,中国汽车产业要想立足于未来,必须打造一个世界汽车企业。

  据李学用介绍,奇瑞全球用户已经突破了1400万,其中海外用户近380万,连续21年出口第一,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建立了多个KD工厂和研发院。“我们在海外的销售服务机构已经超过了2500家,正在让中国汽车走向全世界,用中国汽车价值来服务全世界用户,也让中国文化随着中国汽车走向全世界。”

  杨学良也表示,吉利汽车追求的是稳健发展,全面进化,时刻对品牌负责,永远让用户满意;必须面对不同市场,不同用户,规划不同技术路线的产品;通过市场竞争寻找最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

  在李云飞看来,中国品牌走向海外有三个阶段,近几年在产品和技术出海方面做得很好,目前正经历第三个阶段,那就是品牌出海。“相信通过更多中国汽车品牌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打造中国汽车出口新名片。”

  以比亚迪为例,“首先在海外投入更多的产品,除了纯电动以外,插电混动车型也会投向海外市场;其次,打造更多经销商门店,海外经销商在当地都是TOP级;最后,加大营销投入,携手全球顶级赛事,树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李云飞说。(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相关阅读:

  王侠:“下半场”不是收官战,要以技术战和价值战决胜 

  王传福:"卷"是市场竞争,积极拥抱才能胜 

  汽车产业机遇挑战并存,行业专家:践行长期主义 

  专家热议:激发新质生产力,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而“卷” 

  “出海”挖掘新增量,汽车智能化将成购买关键点


(责任编辑:马瀚明)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